环清堂的女主人们
徐洪波
记忆
时间
象珠古镇,有着1200多年的历史。这里祠堂很多,光是徐姓祠堂比较有名气的有齐家堂(也叫五进或五退)、尊闻堂、艺成公祠(观德堂)、植本堂和徐仪公祠(真禄堂),还有据史料记载为象珠人始聚居地象屋里环清堂。难怪老辈人都说,象珠徐姓人是从这儿发出去的(指从这里繁衍开来)。我从象珠《徐氏家谱》上看到,徐姓七世祖亨三公择此地而居,因面对珠峰,背靠象山,始称"象珠"。祖先们逐渐在此繁衍生息,后兴建象屋里宅院,称环清堂。
也许是男女有别,也许是家族门风,环清堂里的女主人们,大多在家里操持家务,而男人们则在外奔波。在50年代初,这里出了两个乡长,忠信伯时任竹川乡乡长,汉余伯任雅湖乡乡长,还有七叔公曾任永康氟矿党支部书记,我的大伯父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后到仙居县人武部任职,回到永康后担任永康机床厂党支部书记等职,我的二伯父和我的父亲都在单位工作。
然而在我看来,环清堂的女主人们都是聪明能干,忠良贤德。她们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她们淳朴善良,相夫教子。她们是环清堂真正的主人。
时隔多年,她们的为人处世,尤其是她们造就的其乐融融的大宅院氛围依然历历在目。每每想起老宅,就由不得人不去回想她们,于是就有了《环清堂的女主人们》——
环清堂的女主人们
之祖母叫魂术
我的祖母是个缠足女子,她那三寸金莲至今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祖母的缠足,注定她只适合在家里操持家务。在我跟祖母一块生活的日子里,我从没有看见祖母跟谁红过脸,也从没有要求别人什么。她常会教育我,生活要节俭,做人要多替别人着想。母亲多次跟我说起祖母的勤劳能干,提到祖母年轻时会打草鞋,做豆腐,拿到集市上卖。我觉得祖母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当年毅然决然地叫祖父响应政府号召把家里的家什以及山田无偿交给村里,并全力支持三个儿子去参军。这在今天看来实在是了不起的举动!除此之外,祖母还有一项专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能给小孩子"叫魂"。
我曾看过一本名为《叫魂:1768年的中国妖术大恐慌》,是美国人孔飞力创作,由上海三联书店于1999年出版。故事源于1768年,清乾隆三十三年,一种叫做"叫魂"的妖术恐惧突然在中国爆发,从江南发端,沿运河和长江北上西行,迅速地席卷大半个中国,百姓为之人心惶惶,官员为之疲于奔命,皇帝为之寝食不安。文中所讲的叫魂妖术指的是愚夫愚妇们受这种妖术恐惧的支配相信妖术师可以通过人的发辫、衣物,甚至姓名来盗取其灵魂为自己服务,而灵魂被盗取者则会立刻死亡……
我这里所讲的"叫魂"应该也属于民间巫术一类,但与之孔飞力笔下的叫魂妖术完全不同。这种民俗历史悠久,《楚辞》中《招魂》篇,即与此有关。后世婴孩儿童若惊吓所致,以致魂不附体,此时即须叫魂收惊,使魂魄归来,除病消灾。只是各地风俗各异,方式各有不同,但内容大同小异。而且多有效果,百姓时有效仿。
我的祖母便擅长此术。院里院外常有人来请祖母为小孩子叫魂。在我的记忆里就曾有过一次印象深刻的叫魂经历。
记得七八岁时的一天傍晚,我独自一人由清溪二姨家到距离三四里地的溪边村大姨家。因为是单独前往,又是时近黄昏,田野上道路上少有人来往,心里本就害怕,走在路上,就情不自禁地想到一些鬼怪吃人、虎狼咬人的故事。平日里听到这些故事也不见得有什么可怕,一旦在这样的环境里,真的是越想越怕,越是害怕越感觉这些东西就在你的身后或是前头……佛家说担心即诅咒,越担心就越会发生你担心的事,现在看来还真有点道理。我在猛然间看见左侧山岗上跑下来一只像是狼的动物。真是不看不要紧,一看魂魄飞!我瞬间怕的不行。记得当时我很希望它只是一只狗,可是我分明看见它的尾巴很长且拖着地(其实,即便是现在我也没有真正见过狼,只是听大人们讲狼咬人故事时听说狼与狗的区别在于尾巴而已)。在这样空旷的田野,在这无助的黄昏,我只有一个念头:撒腿快跑!就这样头也不回地一口气跑到大姨家。
当晚,我就病了。无缘由的发烧,肚子痛。我现在知道一定是因为过度惊吓,导致肠功能紊乱吧。大姨是个赤脚医生,给我量了体温,让我吃了一些药,可是接连几天就是不见好,饭也不想吃,觉也睡不好。
第四天,大姨只得把我送回象珠家里。祖母说,阿波被吓着了,要给他叫叫魂。于是祖母叫我平躺在床上,先用头发团(是她平时梳下来的头发拈在一块)按摩我的肚子,然后叫我母亲端来一小碗清水,拿来三根筷子,口中念念有词,说些我听不懂的话,接着点了三支香,到门外拜了拜,插到门口柱子旁。回到屋里,将三根筷子立于水碗中,用指头捻住筷子头,嘴里重复着:***(叫着我的名字)昨天经过***地方被惊吓,魂吓掉了(weng huo te),请一路大神保佑他,让他的魂归来哎!我听得到最后那个"哎"声音拖的很长,表达了那种期盼和哀求。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祖母松开了手,三根筷子竟然神奇地立在了水碗中央。接着,祖母找来几枚干山栀子,捣碎了,用布包在我的手腕处,然后继续用头发为我按摩腹部,我感觉肚痛症状缓解了,也许是这几天来没有睡好,不知不觉中竟然睡着了。
等我醒来,立着的筷子早倒了,祖母告诉我,我的魂归来了。说也奇怪,我的病也在不知不觉中好了。
现在的我,自然不信这个。但是回想当年的经历,在那时觉得神奇得很,感觉祖母就是一个神人。在当时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农村人还是蛮相信这回事。我现在觉得,这种叫魂民俗,很大程度上,表达了长辈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寄托,在孩子看来,通过"叫魂"这件事,心理上会得到很大的安慰,逐渐会忘掉不快的或是令人害怕的事。放在今天来讲,即是对小孩进行适当的心理诱导和帮助。除此之外,按摩有助于病痛缓解,用山栀子敷手腕也有泄火除烦、清热利湿和凉血解毒之功效。由此可见,撇开"叫魂"迷信的一面,它也有实实在在的治病作用。不然,此民俗不可能传之千年,在医学发达百姓生活富裕的今天,它就更不可能再存于世了。
环清堂女主人们之二
叔婆的古法制作永康索面
二叔公徐敦琴,前妻病逝,娶后妻象珠二村陈苏银,即二叔婆。二叔公年长她十多岁,她嫁到环清堂后,一家的重担基本上就落在了她的肩上。
在我的印象里,二叔婆身体很好,性格却有些倔强。那时她的大女儿已经出嫁,大儿子也已成家,小儿子当兵刚刚退伍回家,为了给二儿子娶妻,二叔婆不顾年届五十,竟然重操旧业,把娘家的古法制作索面绝活亮了出来。
要说这永康索面,在当年可是永康民间传统美食,民俗以鸡子索面作点心招待客人,被视为最高礼遇。同时,农村人过生日(一般为大寿)作为长寿面是必不可少的。长久以来,制作索面成为一些家庭增加收入的主要副业。
记得在那年农历十月,正是农闲时节,院子的一角突然挂满如丝般的索面,阳光之下,犹如瀑布飞泉,甚为壮观。我们这些小孩子,好奇心重又贪玩,有时常会走近观看,看着二叔婆把面条抻得老长,看着她老人家把将干未干的索面绕成圈圈再放到蔑叠(竹制晒索面的器具)再晒,最后收在箩筐里待卖。
当时我只知道二叔婆做的索面好吃买的人多,并不知道制作索面从第一道工序和面到最后出成品要历经十几道工序;我也不知道为了制作好吃的索面,要选用上好的面粉,要严格按照比例往面粉里加盐;我更不知道有时为了赶天气,从下午四点一直干到第二天……
这样高强度的活,大多是靠着二叔婆的一双手。二叔公因为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我时常看着他老人家穿着长袍提着个火笼(内装炭火的取暖用具)在冬日的暖阳下打着瞌睡,而二叔婆则一个人忙里忙外,在农闲时节里为家里创收。
我偶尔也会听见二叔婆数落着二叔公,嘴里发些牢骚,手里却停不下活儿。而二叔公总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应着……
就这样,二叔婆忙了好些年。此期间,她的二儿子顺利的娶了媳妇生了孩子。此期间,二叔公更加老去,直到有一天,坐在太阳底下晒着太阳,晒着晒着就没了气息。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二叔婆不再制作索面了,也许是体力不支,做不了了;也许是洋索面渐多,买土索面的人少了。
再后来就听说二叔婆作古了,这门为他们家带来许多收益的绝活也随她而去,华清堂的大院子里再也看不到晾晒着如丝似瀑的索面了!
环清堂的女主人们之
母亲的缝纫机车花
说起华清堂的女主人们,就不得不说说我的母亲。我的母亲的热忱待人是出了名的,她想要给你的东西,你是必须拿走的,不然我的母亲会极不高兴甚至会发脾气。乃至于有些初相识的人是有点怕和她打交道的。相处久了,就都知道她的热心肠了。
其实母亲不懂得太过热心,叫作热腹;太过无情,就叫肠冷。冷肠与热腹,都是走极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腸不可冷,腹不可热"矣,这也是我从母亲身上悟出的为人之道。但是母亲有母亲的见解,她常告诉我,宁可自己吃亏,也绝不可叫人吃亏。对于这一点我很赞同,平日里也是遵循母亲的教导去待人处事。
我的母亲中学毕业,她本来有机会去小学当老师,可是家里上有老祖母在(大伯父二伯父一家都在城里上班),下又要照管我们兄弟俩,还有家里的田地需要打理,于是母亲放弃了机会,安心当起家庭主妇。后来家里遭了火灾,造房子欠了许多债,母亲就利用农闲之时去学习用缝纫机车花挣钱以贴补家用。
现在的人已经很少了解这种工作,在那时结婚嫁女,新娘父母以及亲朋好友常会买车上各种花色图案的枕头套、门帘或是被套之类作为礼物送给新人。我不知道这种风尚始于何时,只知道当时很少人家里有缝纫机,自然没有很多人擅长车花。车花应该是在先前绣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物,较之绣花,车花相当于半机械操作了,效率高,而且还是时髦产品。
母亲在娘家时就跟祖母学习剪纸之类,对于绘画有一定的基础,学车花比较省力,很快就能驾轻就熟。她所选的图案喜庆耐看,拿到集市上去卖,很受大家喜欢。小试锋芒之后,母亲在父亲的支持下,大胆地到义乌购进大批的布匹、花线,在家里大批量缝制枕头套等物,再车上各种花卉、鸳鸯等图案。有的时候,白天到田里干活,晚上挑灯夜战。
这么多的物件,光在永康集市上卖,毕竟买的人数量有限,为了能更快的销售产品,经人提议,母亲担着这些货物只身前往缙云、遂昌等地走村窜巷去卖,因为价廉物美又时髦,买的人不少。看到有些山民家里比较困难的,母亲就折价或是干脆白送给人家。
当时的交通条件不可与现在同日而语,除了出发时坐车到临近县城,到村里全是步行,身上挑着担子,辛苦自不必说。好在山民多纯朴,热情好客,口渴讨口水喝,夜里借个宿什么的都不成问题,也因此母亲还交上了一些山里朋友,多年以后还互有来往。
记得父亲曾告诉我,有一次腊月里母亲到遂昌卖枕头,回家之时天降大雪,大雪封道车辆停开。时近年关,母亲归心似箭,硬是挑着买回来准备到老家集市上卖的笋干之类山货,步行回家!上百里的路程,冒着风雪,孤身一人,这是需要怎样的勇气和力量才能办得到?母亲却办到了!
现在的母亲早已不大用缝纫机了,但这个老物件一直跟随着她来到了城里的家,这个为之流汗甚至流血的物品,这个承载着母亲美好愿景的物品,是应当好好保存起来的了。
现在的母亲还实现了自己的教师梦,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最近几年里成为了永康市、金华市剪纸技艺非遗传承人,经常去教授剪纸技艺,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师。
我的母亲,正像大宅院里其他母亲一样,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女人。
环清堂的女主人们之
大宅院就是小世界
环清堂里的女主人们个个都有一手。如六叔婆几十年守着馄饨店烤着小烧饼,她们家的馄饨皮薄馅儿鲜入嘴滑溜而闻名乡里,连那用馄饨皮煎的小佐料也是又香又脆,令人回味。吃一碗馄饨就一两个小烧饼,曾是当年象珠人以及四里八乡赶集者的最爱,也是较为奢侈的美食。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仍觉唇齿留香。现在美食众多,却再难吃到当年的美味!
曾经有一次回到老家时问及我的堂兄美味馄饨的秘诀,他说无它,只有"精制"二字。即用好的面粉,起大早就和面擀皮、剁肉馅,道道工序不得偷懒,特别提到当年馄饨馅用多少肉工商所同志都会经常来检验,哪像现在,连食品的安全都成了问题。就是因为纯手工,无添加,做出来的馄饨自然受人欢迎,更惹人喜爱的是它的价钱公道,一角钱一碗馄饨,五分钱一个烧饼。当时的人们虽然并不富有,可是袋角里摸摸就能解解馋。
再如住在院子里西北角上的金华婆(就是金华公的妻子),是当时环清堂里最年长的,她就有一手针刺放血的手艺,大凡院里院外有人中暑了,有人中了"鬼见风"(一中类似于挫气的症状,久坐或久站的人的脚会突然像抽筋一样,剧痛甚或不能行走),就来找她,她会取一枚银针依一定的穴位针刺放血或是抓痧、拍打,效果颇佳。然而当时的小孩很是怕她,大概害怕她那长长的银针和刺出的殷殷鲜血吧。其实,她可疼我们小孩了,有人受了她的针刺病好了,常会拿些吃食给她,她常常会随手分给院里的孩子们,此时的孩子们好像就不再怕她了。
最值得回忆的是金华婆家里有院子里唯一的一颗果树——尖山枣。据父辈们说,这棵枣树已经大有年头,他们小的时候就有枣子吃了。这还是一棵本地有名的枣树种,相传尖山上种有大片这样的枣树,曾是朝廷的贡枣。枣树虽是她家所有,果实却与大家分享。每到枣子成熟,她总会叫她的儿孙们上树去摘,将摘来的枣子一一分给大家,孩子多的还会分到多一些。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吃上酸酸甜甜的枣子,未尝不是一种幸福。难怪我的兄弟姐妹们在一块追忆老宅生活时,都会想起大宅院里的枣树和在树下眼巴巴地看着枣子的情景。
犹记得金华婆最顺嘴的话是:屋檐头水从上落,一代传一代。我知道这是她教育后人要讲孝道,要善待老人。这是一句言简而意明充满智慧的话语,听者自会照做。大宅院里就出不了忤逆不孝的子孙。
环清堂里的女主人们,是这座宅院最忠实的坚守者,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为了生活,她们不仅要辛勤劳作,与丈夫一起担负着养育子女的重任,她们还战胜了种种困难,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技能,成为大宅院里一道靓丽的风景。她们勤劳能干、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风范,是值得后人谨记的!
说到女人们,自然就会说到婚姻。老辈们的婚姻,说不上好与坏,也谈不上爱情。她们夫妻之间犹如一个道场,修之是道场,不修即战场。这里似乎没有道场,也没有战场。也许平平淡淡的人生才是最真实的人生。
一座大宅院,就是一个小世界,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环清堂,随着老一代坚守者的一个个老去,对于象珠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已基本没有了印象。即便是住在这里的人们,随着新农村改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人们会选择离开老宅。也许有一天,这里就会成为一座空宅。然而像我这样生于斯长于斯的人,对她的印象反倒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深,尤其是对老辈们的怀念会到永远永远。
旧 时光
活生 慢
《作者简介》
徐洪波,大学文化,中学高级教师,曾在唐先初中、大司巷小学和解放小学任教,现供职于永康市城西小学,爱好书法、绘画。
●End●
——如果喜欢,请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让我们一起在这里,回味浓浓的乡愁
永康乡愁工作室
古镇风貌别样的乡愁
特别呈现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这是
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我们把故乡的故事
说给您听
永康乡愁
编辑:海蓝 编审:维维
图文:徐洪波
投稿:9326708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