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和张仪是一个时代的吗?
苏秦和张仪是一个时代的,都属于战国时期。
两千多年来,苏秦和张仪一直被说成是战国合纵连横斗争中的对手,苏秦大搞合纵,而张仪坚持连横。但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基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却表明:苏秦的年辈比张仪晚,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死于公元前310年,苏秦的主要活动均在张仪身死之后。张仪在秦国任相时,苏秦还没踏入政坛。不同于《史记》与《资治通鉴》所言。
苏秦在赵国时,秦惠王派犀首攻打魏国,生擒了魏将龙贾,攻克了魏国的雕阴,并打算挥师向东挺进。苏秦担心秦国的部队打到赵国,盟约还没结缔就遭到破坏。于是决定智激同窗张仪入秦,维护萌芽期的联盟。
苏秦派人去悄悄劝说张仪来投奔他,张仪到来后,苏秦却故意不理不睬,并当众羞辱后打发他离开。张仪又羞又气,想到各国诸侯中只有秦国才能威胁赵国,于是便前往秦国。
苏秦暗中派人资助张仪到达秦国,并且帮助他见到秦惠王。秦惠文君十年(前328年),秦惠王用张仪为客卿,与他共商攻打各国诸侯的大计。这时,帮助张仪的人才说是苏秦故意激怒他,为的是张仪今后有更好的发展。张仪知道后,感叹自己没有苏秦高明,并许诺在苏秦当权时不攻打赵国。
苏秦介绍:
苏秦,己姓,苏氏,名秦,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早年投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学成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游说列国,得到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著作有《苏子》31篇。书《战国纵横家书》存有其游说辞及书信十六篇,其中十一篇不见于现存传世古籍。
张仪介绍:
张仪,姬姓,张氏,名仪,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
公元前310年,秦惠王死后,秦武王继位。张仪失去宠信,出逃魏国,担任相国,次年去世。
张仪最后结局?
《芈月传》中,张仪结局是死了。张仪在秦国辞官以后返回了魏国没多久就病故了。在电视连续剧《芈月传》中,庸芮前去劝说芈月回秦国,芈月问到张仪的状况,庸芮说张仪返回魏国后没多久就病故了,芈月五味杂陈。
剧里,张仪由赵立新扮演,秦惠文王宰相、苏秦的同门师兄弟,主张连横战术,机智过人、毒舌自傲、口齿伶俐,被称作“战国第1利嘴”。因芈月数次帮助张仪解决危急,且两个人在智慧与智谋方面都势均力敌,因此日渐建立起了表层上是同进退的政治联盟,私底下则是相互欣赏的知音关系。
《芈月传》中不仅有儿女缱绻,也是有家国情怀。芈月尽管以后变成太后,但她的一辈子,却如大海中的一条船,这对于观众们,是响当当的发展与励志,导演尽量地将她重现于街头巷尾,与观众们的个人经历达到“默契”的共情。在古装偶像剧当道的电视屏幕上,《芈月传》先秦时期的环境选择、剧集长度及其古装传奇的主题定位都极具风险与挑战。伴随着芈月打开新一代的权力天地以后,开展更具有高度的思考与展望。这般看来,剧里引入了对实现大一统国家、开辟太平社会的诚挚期许,及其对文艺作品流行审美意识和价值导向的执念恪守。
有没有写张仪苏秦合纵连横的书
- 有没有写张仪苏秦合纵连横的书。
- 翻版是没有,正版就是春秋战国史
鬼谷子有这个人吗?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一段日子了,孙膑庞涓,苏秦张仪还好,历史上能找到交集。但是有人说
- 鬼谷子有这个人吗?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一段日子了,孙膑庞涓,苏秦张仪还好,历史上能找到交集。但是有人说李斯也是鬼谷子的徒弟,我就不信了,顶多是鬼谷子的徒孙,李斯要是不被赵高斩腰能活到汉朝都没准,然而秦国商鞅变法之前,庞涓就已经出道了,历史跨度太大了求高人指点
-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其实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另外李斯是荀子的学生。
苏秦和公孙衍,张仪的先后关系
- 我以前看《史记》,上面有苏秦列传和张仪列传,前段时间看了大秦帝国之纵横,只有张仪和公孙衍,完全没有苏秦的情节,啥玩意,我很喜欢历史,但这个还真有点复杂。。
- 个人以为,苏秦是公孙衍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