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昭陵文化艺术平台
| 文学 |书画|摄影|朗诵|音乐|
|第1364期|
穿“尿素袋”裤文/杜明小时候,家里很穷,缺吃少穿。只有到了新年,才能穿件新衣服,那年月,就是这件衣服哥哥穿了弟弟穿,正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直到上世纪70年代,农村仍然很贫穷,无论是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还是粮食、食油、棉花等生活用品,极为贫乏。布料十分缺乏。人们穿衣买布得凭布证。布匹等许多日用生活品,实行定量凭票供应。人民公社时期,农民都穿得破破烂烂,人们没钱,买不起布做衣服,大家都一样,谁也不笑话谁。那个时候,夏季谁能穿件丝绸衣服,就时髦得不得了。丝绸衣服既是身份地位的炫耀,又是经济实力的彰显。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两国政府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随后,国家从日本进口化肥,即日本“尿素”,包装“尿素”的袋子是用化纤布做的。由此催生出“尿素袋裤”。
尿素的包装袋有2 层,内层是贴有塑料薄膜防潮的牛皮纸,外面是白色化纤布,上面印有日本产尿素、净重40公斤、含氮量46%以上、某株式会社制造等黑体字样。打开袋子,那雪白光滑的圆米粒晶莹剔透,给小麦、玉米、棉花施过后没几天,庄稼叶色浓绿,生长旺盛,令人振奋惊诧。一位农民老汉见了尿素后,十分惊奇,说日本鬼子个子低,狗日的尿胞有多大?一天能尿多少?提炼出这么多尿素,还出口呢,恐怕一天得喝一桶水。进口尿素很有限。一个公社分配下来的尿素指标也不多,每个生产队也就几百公斤。当时,因为贫穷,没有啥穿,人们就抢着把仅有的化肥包装袋子用来做裤子。既耐穿又漂亮,还省钱省布票。袋子是白色的,要做裤子,必须漂染。人们把空尿素袋子拿回家,拆去缝纫线,经过洗涤干净、晾晒。然后用深色染料染成棕色、蓝色或黑色,企图掩盖原来布料上的字迹。但是,不管怎么染,尼龙布上的黑字都很顽固。人们想尽办法,使用洗衣用的棒槌捶、在搓板上搓、甚至拿皂角、肥皂、洗衣粉洗,都不顶用。即使染成黑色,也盖不住,那字迹还是隐约可见。最尴尬的就是这袋子上面黑字,没办法,将就着,总比没有强。
这种染过色的布料,用剪子在中间一裁,上缝纫机轧好收边即成。做成的裤子很柔软,滑溜不起皱,风一吹轻飘飘的、呼噜噜的,很像丝绸,颇有动感。特别是夏天穿上像丝绸布料一样,很凉爽。那时候正上高中,小姑给我做了件,我心里很高兴,当时穿上觉得很时尚,圆了穿件丝绸裤子的梦。这心爱之物有时候只有出门走亲戚时才穿,相当于传统中的绫罗绸缎,穿着它还是面子呢!但是,要知道能弄到这些“尿素”袋子可不容易呀!得通过关系才能买到化肥,买到化肥,才能有“尿素”袋子,一袋化肥要几十元钱,一条裤子至少需两个袋子。那时候,化肥是国家统购统销的物资,是不给个人供应的。所以,当年能穿这种裤子,没有点特殊关系,还实在穿不上。平常也只有公社和生产队干部才能享受到。那个年代,农村流行一首讽刺农村干部穿“尿素袋裤”的顺口溜:走起路,呼噜噜,干部见干部,先比高级裤,前边“日本产”,后边是“尿素”。还被人编成了笑话:某村一队长儿子穿尿素袋做的内裤,一日小伙结婚。洞房夜当他脱掉长裤时,新媳妇见状受惊晕倒,只见男子内裤正面上写着净重40公斤,后面含氮46%以上。穿“尿素袋裤”这事已过去四十多年了,至今想起,心中仍然有些酸楚。今天看起来可笑至极的“尿素袋裤”,现在五十岁以上的农家人,还都记得当年的情景,我们叫它呼噜噜。
作者简介
杜明,渭城人也。学理从文,成了“叛逆”。当农民、教师、警察、公务员,喜旅游、摄影、摄像、写新闻。与人亲善,正直忠厚、但却不会说假大空话。成家有妻子,立业无官银。
编辑︱董志振 审稿︱王龙
【壮美昭陵】杜明/ 关中狗撵兔
【壮美昭陵】杜明/泾阳——中国的原点
“最美乡愁看礼泉”游记散文大赛征文评奖揭晓
【壮美昭陵】全国乡情散文大赛评选揭晓
投稿邮箱:360701503@qq.com
作品要求原创,未经网络平台发表
长按关注壮美昭陵平台
点击下面蓝字“阅读原文”平台作品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