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旧址二三事

点击上方“壮美昭陵”可订阅哦! —-续《昭陵拾梦》马建国
刘古愚草堂坐落在九嵕山脚下,烟霞泉水旁。有关草堂的历史和刘老先生留在礼泉大地上的足迹,前不久‘壮美昭陵’已有详尽的记述……
我想说的是,自己少年、青年时代留在那里的印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昭陵小学就建在古愚草堂旧址上。那时候院内古柏参天,入书院大门,有一座不算大的古愚庙。西大院是昭陵小学的教学区,沿庙后青砖铺就的小路,北尽头是一长排木格子门窗式窑洞,古香古色。(但绝不是陕北那种一看就知道是窑洞的格式)
  占据正中的是昭小教导处,两边是教师们的宿办室,东边是著名的二十九级台阶。拾级而上的半坡上是学生的窑洞宿舍。依台阶南望,整个学校呈书院般布局。青松翠柏满校园,廊前青藤空中架。院内烟霞洞泉水汩汩流过。
那时昭陵小学名师荟萃,有韩天盈、赵玉温、曹万策、刘志理、马育生、白绍易等人。我入学那年,(大概是一九六四年秋)薛济银老师乾县师范刚毕业分到那儿。
赵玉温老师待学生如子女,学业严格要求,生活温暖关怀;曹万策老师脾气有点古怪,但他风趣的课堂教法,在学子们心中留有深刻印象。
一九六五年暑假,咸阳地区(那时叫行政专员公署)中小学暑期夏令营在山底村举办。营本部设在草堂院内。我因《给越南小朋友一封信》作文获奖,有幸参加了夏令营。山底水库游泳、烟霞洞泉源探秘、最有趣的是登李世民陵山比赛,登顶后全体营员坐在唐王‘头’上,望东北,泾河似母亲土机织出的白布,蜿蜒流淌在与淳化相邻的大峡谷中……
迈入七十年代中,草堂旧址上建了山底中学,小学迁址水库东岸。因我爱人在那里教书,我又和草堂结缘。这时候的草堂还基本保留了六十年代初的旧貌,只是翻修了西边的教学区。当时在这里任教的老师有袁俭、李建斌、赵景玉、李振祥等人,原昭小的韩天盈、刘志理、马育生老师还在。
赵景玉老师是昭陵人,他酷像伟人毛主席,这特点在礼泉教育界是有名的,他擅长书画。我结婚时,他赠送一副‘荷花’为礼。后题:景玉送凤霞建国结婚补壁。那时我才对“补壁”二字有了真切的理解,原来把书画送人曰“补壁”,有艺术家自谦的意思。
校长梁世忍老师,是阡东梁家人。他原是乾县师范的副校长,解放前参加革命,正儿八经的县团级。但我始终没弄明白,他最后怎么落到了一个乡镇中学校长的地步。
记得学校因建筑需要动拆那著名的二十九级台阶,但梁老师力排众议,使其得以保留。梁老师为人宽厚且有风骨,我认识到这一点,是与一件政治风波有关。
那时候我新婚燕尔,所有的假期都泡在妻子身边,每星期都从百余里外的省城赶回山底中学。时间长了,就和学校的教工们混的很熟。当年教师队伍中有一时代产物——“民办教师”。我那时年轻,用现在的话说有点‘愤青’味。看不惯这一群体高付出、低收入的不公平现象,就利用闲暇,在赵镇、烟霞、昭陵地区做了社会调研,完成调查报告后提交给了《陕西日报》。引起省上政府部门的重视,并派员来调查。事后,礼泉有关部门(特别是当时的文教局)起了报复之意,因为我的调查报告为实名并列具了赵镇、烟霞、昭陵三地的实际数据。这样不费大力气就查到了山底中学,而我远在省城且不在地方管辖的铁路上,他们就把所有的恼怒发泄在我妻子身上……
风雨中方知松树风骨,梁世忍老校长以他宽厚的身躯,不畏权势,为一位文弱女教师挡住了所有的明枪暗箭,据理而争,使一场暴风雨得以平息。
现如今,梁老师以成故人,几十年来我们夫妇把对他深深的敬意埋在心底,从不敢忘。  前不久我和老伴驱车回昭陵拾梦,草堂大门紧闭,院内草木丛生,大门上“招租”二字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
半世纪时过境迁,草堂虽已荒废,但书院旧址却深深铭刻在我们的记忆里,因为我把少年时代的琅琅书声留在这书院里;我和爱人把爱情的甜蜜和青春的梦遗在“草堂”及周边的山沟里、泉水旁……
二零一六年七月二十夜
Power byYOZOSOFT
壮美昭陵 长按上面二维码,添加公众微信号“壮美昭陵”将有更多人分享文化艺术之美!这是中国西部文化艺术原创精品交流推广平台,欢迎您的投稿。您心中的乡音乡情(诗歌、散文、小说、民间故事)书画、雕塑、剪纸、音乐等艺术精品,都在投稿之列。也可联系我们去拍摄编稿。投稿邮箱:360701503@qq.com或13468916590m0@sina.cn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