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壮美昭陵”↑免费订阅
原创艺术平台| 文学 | 摄影 | 朗读 |书画
在我们这个大家里,我几个婶娘做家常饭,人人都在行,人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三婶娘长于擀面,四婶娘搅团打得好,五婶娘的涮锅油饼烙绝了,六婶娘会蒸花馍,年轻一点的七婶娘和八婶娘,一个能撕扯面、一个爱蒸油包子。
三婶娘是我们地方小河西人。人非常精干,大眼睛,黑黑的模样,年轻时梳两条长辫子。会说话,做活也非常麻利,尤其是面擀得好,又细又长又筋道,下到锅里煮不烂,吃进嘴里却特别柔和。她胳膊上戴着一对明光闪亮的银镯儿,每次擀面时,她都要先把面拌好,放在盆子里醒一会儿,然后再摊到案板上擀。我们家家大口阔,吃饭的人多。三叔父做了一个特大的案板,特长特光滑的擀面杖。平时妯娌几个轮流擀面,但一遇到来客,擀面基本上就是我三婶娘的了。我三婶娘由于个头不是很高,擀面时脚踮在地上,前腿弓,后腿蹬,两个手掌有节奏地向前推,银手镯就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时间长了人们就把我三婶娘擀的臊子面叫镯儿响面。自从我三叔父当了公社综合厂长以后,我们家成了下乡干部来我们村歇脚的必然地方。干部只要一到我们家,就要吃我三婶娘擀的镯儿响面。曾有几回几个下乡干部来到我们家,有的端个马扎坐在门口,有的干脆就坐在门槛上,他们说:“吃面都是次要的,关键是要看三嫂子擀面,听三嫂子手腕上那一对镯儿响。唰啦,唰啦啦……你们不知道那是多么美妙的音乐啊!”
三婶娘最大的好名声是在我奶奶跟前很孝顺。每顿都把热腾腾的饭亲手送到了我奶奶手上,伺候我奶奶大半辈子,没和我奶奶顶过一句嘴。我奶奶一辈子傲强,进山拜佛,走州过县,说话咬铁断刚,但老人家很少挑出我三婶娘一个不是。三婶娘过去受我奶奶的影响,到老来也信起了佛,早晚没事了就在我奶奶过去敬佛的门前房房里烧香拜观音,为在另一个世界的我爷爷、奶奶点灯照亮,端水送饭。
四婶娘的娘家在甘肃泾川,她从小跟随父母来到陕西,她的两个姐姐老早都在我们地方上寻了婆家,落了户。她也很小就和我四叔父订了亲。四婶娘人很细密,喜爱做地里活。夏日的晌午,太阳直射着,坐在大房底下,凉风扇不停地吹着,人都热得受不了,四婶娘总是跟四叔父一起在西瓜地里忙活,有时一个人默默地在庄稼地里锄草,在树园子疏果。
其实,四婶娘不光地里活是一把好手,她农家饭做得也好吃。她打的搅团,那可真叫嘹咋咧。她打搅团,先是把锅烧热用油擦一遍,再舀些面粉打好面芡,水一烧开就一只手撒面,一只手拿杆杖搅拌,一阵正转,一阵反转,直到锅里面糊然成团团,软硬稀稠搅匀和了,没有一个面圪垯了,再小火烧上一阵,硬了把锅盖盖严倾一会儿,软了把锅盖揭开再加把火。四婶娘每次把搅团打好后,先给每人盛一碗热的,再拿起漏鱼筛筛漏一大盆鱼儿,多了就舀到风箱上面的石板上晾成片片。搅团瓜瓜好吃,也要会炕,把锅盖盖住,小火慢慢倾干,再拿锅铲轻轻一铲,唰一下,全就离锅了。搅团的吃法也很多,不管热片片还是凉鱼魚都离不开油泼辣子、下锅菜、咸盐、蒜水和酸醋。这些调料,是牛角塬上人待客的必备之物。
俗话说:金窜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如今两个婶娘都老了,都儿孙成群,但她们都喜欢农村,爱吃自己做的家常饭。三婶娘到城里住两三年,却对城里没多少感情,除了有时实在想孙子了,进城看一看,大部分时间又生活在乡下了。她们还是喜欢挖锅灶,每顿都是香香地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饭。
壮美昭陵主编: 董志振 编发
作者简介 董怀禄,笔名小河水;新浪博客和微博昵称:长安亦君;微信和QQ昵称:细水长流。陕西礼泉人。中学高级教师,十堰市首届十大名师。1996年9月、1999年9月,先后入选《中国中学骨干教师辞典》和《中国当代专家大辞典》。中国新文学学会会员,作协十堰分会会员,《西部文学网》湖北分站长,湖北省、十堰市教育学会会员,曾任十堰市语言文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和文学作品在省、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出版有个人专集《怀念与忧思》、《黄土魂》、《董怀禄短篇小说选》。
壮︱美︱昭︱陵
这是中国西部文化艺术原创精品交流推广平台,欢迎广大文化艺术爱好者关注、踊跃投稿。您的诗歌、散文、小说、民间故事、书画、雕塑、剪纸、音乐等艺术精品,都在投稿之列。
长按二维码关注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