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楼往事(十四)儿时的电影情结

作者简介
杜武成,男,1950年生,大学文化,高级讲师。1968年在本溪县草河掌公社下乡插队,后经师范学校培训二年,分配工作。在职期间参加成人高考,被辽宁师大录取,取得本科学历。曾任本溪市12中教师,1978年后从政,历任本溪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团委书记;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本溪市教育研究中心党委书记;本溪市教育局纪委书记;本溪电视大学党委书记;中共本溪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曾先后当选为共青团本溪市委委员及共青团辽宁省代表大会代表,中共本溪市党代会代表。多次荣获先进党务工作者称号。
曾在《辽东文学》《本溪日报》发表数篇散文,著有散文集《旅人心语》。
乙楼往事
(十四)儿时的电影情结
原创:杜武成
小时候最有乐趣的事就是看电影,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生活比较单调,看一场电影绝对是一种高档的精神享受,尤其是小孩子,能看上一场电影甭提多高兴了。
至今,当年看过的电影《钢铁战士》《百万雄师过大江》《上饶集中营》《智取华山》《渡江侦察记》《万水千山》《甲午风云》《小兵张嘎》等一大批影片仍时常浮现在脑海中,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情节,依然令人心动不已。当时的电影明星王心刚、于洋、王晓棠、张瑞芳、秦怡、陈强等,是我们十分崇拜的艺术偶像,提起他们我们更是如数家珍。这些电影艺术家塑造的人物形象至今仍历历在目,完全可以说,那时是新中国电影艺术第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回想起当年许多电影主题歌曲,优美的旋律仿佛仍在耳际回响,令人陶醉。正是这些电影以动感的形象、优美的声乐、鲜明的主题为我们的心灵开启了一扇窗口,让我们尽情享受视听艺术的美感和快乐,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开阔了我们的视野,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每当回想当年看电影的往事,不免哑然失笑,为的是当年的幼稚和纯真。1956年在我6岁时,我家搬到乙楼126栋居住,这一片楼房很壮观,条件也很不错,这是本钢职工住宅区。遗憾的是周边没有一所电影院。乙楼居民看电影一般都是去永丰人民剧场,北地新闻儿童影剧院,或者去人民文化宫,多有不便。那时我年龄小,看电影还要大人领着去,所以那时应该很少看电影,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只是模模糊糊记的有个动画片《大闹天宫》。
1958年上学后,当时我所在的前进小学每年都包场看几次电影,才算真正走进了电影院,真正接触了电影。虽然电影院远一点,每次得知学校要组织看电影,同学们个个都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巴不得尽快走进电影院,每次看完一场电影,便企盼着能看下一场。
为了解决乙楼一带职工及家属的娱乐需求,1958年由本钢投资,在我家所住的126栋前的一片空地上为乙楼一带职工及家属开建电影院。我们乙楼一帮小孩子听说要在家门口建电影院可乐坏了,天天去工地“巡视”,摇头晃脑,俨然如监工的派头,工地师傅看见了,便吆喝着把我们驱逐出去,在那里晃悠实在不安全。我家三楼厨房正好能看到工地全貌,我是有事没事,就跑到厨房窗口望几眼,盼望电影院早日建成。说来真快,一年多时间,电影院建成了,命名为“钢铁职工俱乐部”,因地处平山,也称之为“平山俱乐部”,成为乙楼一带最漂亮的建筑,为我们乙楼居民看电影提供了方便。
终于在家门口有了看电影的地方了,我们乙楼的小伙伴都很兴奋,电影每场票价2角,但兜里不常有钱,只能偶尔选择十分中意的片子看一次,每年也只能买票看上几场,总是觉得不过瘾,有事没事吃完晚饭,小伙伴们便不约而同地都往电影院跑。每到开演前入场收票时,便围在电影院门口,转来转去,看着人家持票入场,羡慕极了。把门收票的老李头,一脸严肃,不断地驱赶我们“小孩子上一边儿玩去,别在这里闹哄”,无论他怎么吆喝,就是赶不走这帮小子,他一不留神,就不知那个机灵鬼一头钻了进去。偶尔赶上上座率低的片子,电影临近结束,老李头一高兴,便绷着脸说:“别闹哄,都进去吧,老老实实的!”大家高兴地跑进去看个尾声,便千恩万谢老李头了。每到这时我们便热情地说:“谢谢李叔!”其实因为老李头脸上有几颗斑点,我们背后都叫他“李大麻子”,想起来我们这帮家伙真有点“狡黠”。
126栋的小伙伴中,小顺子道眼多,有点外交才能,没事就粘粘糊糊的和电影院的人搭讪,不知道他怎么突发奇想,竟然提出帮电影院打扫卫生,换取电影票,按现在说法就是做“义工”,电影院方面很爽快地答应了,减轻了电影院的工作负担,他们何乐而不为呢?小顺子高兴坏了,和我们一说,大家都赞成,于是小顺子就带领我们乙楼一帮不怕脏的小伙伴,时常去电影院清扫观众大厅,虽然一个个造的灰头土脸,但每人都很开心,可以拿到一张盖上电影院公章的白条入场券,还真有点特别通行证的味道,总算能看上一场电影,大家也就心满意足了。现在看来,当时也够可怜的,实在有点“掉份”,不过那时的孩子没有那么多的尊严。没办法,没钱还要看电影呀!这一笔经济账,也得算呀,付出了辛苦,也省了钱嘛!有时为了看电影,星期天我们小伙伴便把自己的小人书统统拿出来,到平山俱乐部小广场摆书摊,看一本一分钱,每人挣个三角两角的,便用来买电影票。可见那个文化生活单调的年代,电影对青少年是很有诱惑力的。小顺子在1968年初便离开了乙楼126栋,全家搬往青海西宁,至今,我还时常想起这个家伙,他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
当年,我们乙楼这帮小伙伴的电影情结,我敢说应该是那个历史时期青少年真实心态的缩影,见证着那个年代市井生活中的百态人生。
往期链接
乙楼往事(一)抗联老兵吴锡伯乙楼往事(二)拥挤的住房乙楼往事(三)烧煤的日子乙楼往事(四)鸡蛋风波乙楼往事(五)除夕的鞭炮乙楼往事(六)情系张家河
乙楼往事(七)中楼门邻里逸事
乙楼往事(八)记忆中的乙楼粮站
乙楼往事(九)我的乒乓球拍
乙楼往事(十)马路滑雪场
乙楼往事(十一)平顶山印象
乙楼往事(十二)一双回力球鞋
乙楼往事(十三)启蒙读物小人书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原作者
编辑:一寸丹心
印象本溪谈老百姓感兴趣的家乡话题
感谢您的阅读、转发和关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