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耕读传家”

冬日暖阳,村头巷尾三、五成堆的老叟们聚在一起晒太阳。东一句,西一句,张家长,李家短,闲聊无边。聊着聊着,无意中就牵涉到家庭上来了。
哎,没讲头,程家在市里有房子,听说在县城又买一套给他娘和老子住。以前那么穷,要发一时,说发就发了。好就好在他念书念得早,赶上了好时期哟。
唉叹之余,似有恨意绵绵。有钱真好,人们时时都记住他们,发财的家庭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这些老人被太阳晒得暖乎乎的,谈兴正浓。
听说樊家那个儿子最近又升了,是省政府一个单位里的一把手了,在我们这一地方就算他职位最高,官最大了。啧啧,小时候念书看不出来哟,真是人不看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话题从家庭又扯到念书做官上去了。谈论这些事例,都是这些老头们亲眼目睹的事实。眼睁睁地看到穷家变成富家,看到小人物变成大人物的。怪只怪自己没念书,没文化,也没生在一个好的时代。
农村人一提起家庭,就拿发财的家庭当话题。一提起人才就拿当官的说事情。他们大都不注重过程,只重视结果,以成败论英雄。殊不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是大多数,普通家庭是主体,普通老百姓才是社会的主流。
发财有发财的途径,升官有升官的套路。社会制度是一致的,政策对于每个个体都是公平的,全都生活在同一个太阳的底下,千差万别又是无情的存在着,这就是现实。颠过来倒过去,归根结蒂还从各人的家庭出发,起点不一样,后天发展就有快慢。家庭教育导向不同,个人侧重点就不一样。家风的熏陶,也受人文环境氛围的影响,故而有千差万别。
我们是平民百姓,我们是大多数,既当不了官也发不了财。但是,我们要生存,也要生活,总不能天天眼红别人吧。有一句话叫: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平民百姓有自己的生存、生活法则,做人的准则,也有家庭、家教、家风的构成。
过去,在我们金拱流传着一句谚语: 穷莫丢书富莫丢猪。这就是说,再穷的家庭也要让孩子读书,再富有的家庭也要养猪。这是农耕时代农村人遵循的古训。从这种现象中也就反映出这一方的乡情和民俗,千万个家庭都扼守着这条古训。读书和养猪就是一个家庭的导向。
于是,耕读传家就成这一方老百姓世代坚守的信条。
由于金拱近临桐城,桐城素来文风昌盛。全镇东北边有一大半地域上世纪五十年代前期还归桐城县管辖。乡土情结仍然根深蒂固,乡风民俗的形成无不渗透在家教、家风之中。所以,长期以来,金拱读书之风盛行,确实也有不少人家子女书读得很好,读出了成就。
我居住的小山村,三十多户人家,分田到户时一百三十多人,发展到现在农村人口不过一百六十人。大、中院校毕业生四十多人以上,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还多。博士一人,研究生七人。解放前,没有一个因读书外出工作人员,改革开放以前仅两个当兵转业的有工作,是非农户口。后期发展成这么多,都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
教育、文化的大逆转,自然也给经济带来了大翻身。现在,大富大贵的暂时还没有,以后有没有呢?这要看他们的造化了。然而,有一种现象特别令人关注: 每年春节,在全国人口大迁徙中,必定少不掉这些学子们和在外地工作的人。从他们春风得意和坚定自信的神态中,不论他们在外“混”得如何,对未来都是充满着希望的!
原本冷清的小山村,一下子鲜活起来。常年在外务工人员也随着各自的子女们归来了。有些人家终年是冷锅冷灶,一直是“铁将军”把门。突然间炊烟袅袅,热闹非凡,很像那山涧洪水,涨也迅速,退也迅速。春节一过,马上恢复原样。留守的老弱病残,不足三十个人,坚守着曾经的黄土地。
尽管是这样的格局,老弱病残者,犹如大树之根,深深地扎在这片故土之中。他们大都在家庭之中不能当家作主了,但他们只要能动弹,仍然在积攒着每一分钱,支持着下代人读书。不管身后有没有人在身边,他们都希望后辈们因读书而有出息,离开故土到外面去发展。
田地,曾经是这些老人们的命根子。如今,他们视“命根子”如草芥,放弃了也不可惜,有没有都无所谓了。曾经坚守的“耕读传家”,随着时代的发展,耕在逐渐消失,读却越来越强烈。
传统,正面临着挑战。后续如何呢?看来,田地归大户耕种和流转,已势在必然了。
?精华推荐?
【桐城璩氏】守望故乡
潘楼二三事
【故迹】 潘玉良与潘家楼
潘赞化与璩方氏
低调
【桐城记忆】大河沿
读《百般滋味,皆是生活》有感
表兄胡忠良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