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石磨在范岗双福农场看见石磨。这古老的石磨,此时显得是那样的亲切慈祥,如今它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静静地躺在这里,看护起曾经吃过它磨岀的米粉、豆腐而长大的人们,每次望见它,心里总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对于的石磨,心中总有一份特殊的情感。记得我家的石磨用青石凿制而成,比盆稍小,小巧玲珑,分上下两块,上块为公磨,下块为母磨。母磨上凿有均匀的凹凸小槽,公磨上一个小圆孔直抵母磨,磨沿上置放着一个小木柄。如今虽然岁月把我与石磨的距离越拉越远,悦耳的推拉石磨的声音早已在我耳边消失,但我至今也没忘记那悠悠的推石磨磨物声。
记得小时候,清晨一觉醒来,自己还睡在床上,就能听到石磨吱吱溜溜的声响,那是母亲在推磨磨粉,石磨吱吱溜溜的声响,就像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每逢母亲磨米粉时,我就会被母亲赶得不能在边上,若打翻了簸箕,那就前功尽弃了,因此,也就说不上帮忙了。可再大些渐渐就懂事了些,有时也可以帮母亲把米或黄豆往磨眼里添了,当得到母亲的夸奖时,心里甭提有多快乐了。逢年过节,还是谁家造屋、结婚、生孩子、做寿,红白喜事摆酒都要蒸蒸菜。那时因为家里有石磨,所以,隔壁邻居都要上我家来磨米粉、磨豆腐。“你家磨完了,就是我家磨啦!”大家都会自觉地坚守着“先来后到”这一传统习俗。东家的大婶,西家的三姑,大家聚在一起,推着石磨,磨着粉,说着吉祥的话,祝福着别人,也祝福着自己,其乐融融,亲的就像一家人。记得父亲曾跟我们说起过,以前因为没有电,晚上照明用的是“洋油”,特别是村民在粮食加工上是用碓舂米,用石磨磨粉。要是遇到秋天的枯水季节,村民为了舂米,经常是日夜不眠,为了争碓,偶尔也会发生纠纷。在我们这里石磨有两品种型,一种是纯粹的石质石磨,这种石磨从头到脚,除了磨心和手把子磨架是木制的以外,其他全都是青石做成。另一种则是木制磨,这种磨的主体磨盘是青石做的,其他部分都由木料做成,有磨架子,磨推手,磨推手用绳子吊在屋脊上,磨架子下面放盛器,干粉用空簸箕,湿料用木盆。两种石磨各有特点,我独爱木制石磨,理由很简单,因为它推起来比较轻便。在石磨旁边,一个人瞅着磨盘往里添东西。另一个人则站在石磨正前方,双手握着把手,双脚一前一后让身体保持平衡。随着石磨吱吱溜溜的转起来,不一会儿,金黄的豆粒,伴着清水,在磨盘与磨盘吱吱摩擦的缝隙间,豆腐渣便顺着石磨沿,一圈儿,一圈儿地散落在磨槽里,乳白色的浆液在缓缓地流淌,流到木盆里,再被倒入锅中,后来便成了乡人梦寐以求的水豆腐。
傍晚的乡村,显得是那样的安静与祥和,除了几声鸡鸣狗吠,剩下的就是这溜溜转动的石磨。其实,推磨是一项体力活,一幅石磨的重量是一个壮小伙也不易搬动的。石磨在“咕隆,咕隆……”不停地转动,一圈又一圈,时间长了会让人累得直不起腰,脑袋被转懵。但乡人的脸上,似乎并没有任何倦意,因为他们始终相信,乳白乳白的豆浆,就是他们一天繁忙后的最好犒劳了。那些年月的乡间,百姓的幸福,就这样被不停地转动了出来。石磨,一份远逝的乡情,如今这石磨早已步入历史的烟尘了,但是还有作用,农家乐的小院搞很多用磨盘作为装饰。
15
脚踏石碓,小石臼脚踏石碓是舂米用的器具,上方有架子,下两两边有底座,底座中间是脚踏杆,旁边放个拔料棍,人手不夠一边舂一边用拨料棍拨臼中的料,架子上套个绳子,料舂好了把碓往上套住,方便取料,脚蹭石碓是利用杠杆原理,用根长木杆,杠杆一头装上石制或木制的杵头,杵头上方下圆,人用脚踏上杠杆另一头,杵头就抬起来,当松开脚,杵头就借重力自动舂下去。下面石臼为圆锥形,安在土里,只把臼口露出地面。随着石碓一上一下的磕碰,稻谷,也便在石碓里脱了壳,蜕了皮,露出米粒儿即可。
小石臼是人们以各种石材制造的,用以砸、捣的生产工具。在农村,最为常见的小石臼就是用来研磨花椒、八角,干辣椒粉的石研臼。
16
木砻,土砻前不久,忘了在哪里看见一台状如石磨的砻静静地待在角落,旧时淳朴的农家气息扑面而来。由于年代已久,有些地方已出现裂痕,还有被虫蛀后留下的小洞洞。木砻主体分为上座和下座,四周用竹条编制成圆形,一根长长的弯钩上吊着一盆米斗。上座由坚硬木头半掏空而成,直径约55cm,中间横着一木条固定,稻谷可以直接往里倒;下座似一个圆盘,和上座几乎贴合。上下座之间贴合处均有着密密麻麻的细小木齿,当把弯钩钩住并推动砻盘时,里面的稻谷便开始被碾磨,而破碎的米糠和大米就从这些木齿中排出。
土砻外形和木砻一样,区别是木砻砻盘用木头制作的,土砻砻盘是用粘土制作的,使用效果一样。木砻,土砻没记载,这种木砻,土砻在昔日的农家比较普遍,造型奇特,做工精致。当时这木砻,土砻可能不只是磨谷去壳,还可以磨豆成粉,但磨不了含水的食物。虽然木砻,土砻早就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作为昔日和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农具,总有收藏爱好者们收藏着它们,以一种民俗品或装饰品放于展厅、院落供大家欣赏。
17
推板、木锨推板是打场的工具之一,桐城话叫旸锨子,木质结构,大小不等。一般是长约二尺、宽约六七寸、前厚约三分、后厚约一寸的一块长方形木板,在板面的中后部有浅槽,套装长约四尺左右的木把,套装处用铁钉钉固。使用时双手执把向前推行,用于谷物颗粒的散开、堆拢以及翻晒等等。
还有一种叫拖耙,也是打场的工具之一,也是一块长约二尺、宽约五六寸、厚约一寸的一块长方形木板,在木板上方中部开一孔,近似垂直插入一根四尺左右的木柄,使用时双手握柄,往回拖,其作用和推板几乎完全相同,只是使用时用力方向恰好相反。木锨是打场时的扬场工具,木质结构,构件有锨板与木把两部分。锨板为长约一尺、宽约六七寸、厚约三分的长方木板,前端稍薄,后端稍厚,中部向下弧弯略呈凹形,后两角稍截锯成四个角,成为双角的肩。木把为长约四尺多的圆木,前端长约三寸为方形体,用两道钉钉于锨板面的后中部。
解放前生产力低下,常用木锨铲拾粪土并扬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铁锨的普遍使用,木锨纯属扬场工具。扬场,是把碾打后堆全并混有尘土、壳皮、碎秸秆等杂物的稻麦等粮食,用木锨上扬空中,由稍大的自然风吹去杂物,粮食因颗粒较重则直垂下落,自然成堆。扬场是农活中三大技术活之一,要分别能以左右手为主力前握掀把上扬,上扬出去混有杂物的颗粒要顺掀板溜出成条形片状,均匀洒开,便于自然风吹去杂物。
18
簸箕簸箕是竹篾编织而成,是至今仍在广泛使用的传统农具。簸箕的主体部分是一块直径约两米的圆形竹匾,竹匾底部由硬竹条交错编结的正六边形镂空骨架支撑承重,簸箕的边缘部分向上方卷起形成高约2寸的沿口。簸箕的最重要的作用是用来曝晒,既可以晒干的如黄豆芝麻之类,也可以晒湿的如淀粉山粉等等。过去桐城农家家家制酱,也要用上簸箕。制酱的第一步是将原材料如黄豆蚕豆小麦之类的慢火煮熟,然后摊放在簸箕里,上面盖上桐城本地带叶的黄荆枝条,等着原料在里面慢慢的生长出曲霉菌,完成初步的发酵。
簸箕大小不一,还有一种跟簸箕一模一样,直径约一米,用来簸扬粮食中的杂物和瘪粒,当然也可以用来曝晒少量的粮食等,桐城音里叫揽子或者夯揽子,不知这个名字究竟是不是这么写的,现在农村里也还有老人再用。
19
升、斗斗为木质,用厚约三分的五块木板做壁与底,用锯勒成众多的小榫铆,套装成略似正方形的容体,斗口为边长各约七寸的正方形,相对的两边有一木提梁,斗底板为边长各约六寸多的正方形,四块壁板的中长各约八寸,立边向外弧糨,形成斗壁向外鼓腹,因此俗称窝板斗。还有侈口、敛底的倒梯形体的斗与正四方形体的斗,但均很少见到与使用。
斗是容量器具。一斗为十升,一升为十合,十斗为一石。一斗粮食重约三十六市斤。 升子仍为木质、侈口、敛底的倒梯形容体,没有提梁。合子形似升子,但很少见到与使用。
20
杵子杵子也简称杵子、石杵,由杵头、杵杆和手把三个部件榫铆套装而成的建筑工具。 杵头是用坚硬、质重的青石制作而成的扁圆体,略似光面的小南瓜,上下径约五寸,左右径约七寸,侧与底弧圆光滑,上部弧稍平,中心有深约一寸多、径约一寸多的圆铆。杵杆为长约一尺七八、径约一寸多的直圆木棒,下头开劈如斜形铆口,榫安于杵头的石铆口中,上头榫安于手把的中部。手把为长约一尺、径约一寸多,两头稍细光的圆木棒,中间与杵杆呈丁字形榫铆安装。
石杵由一人操作,稍弯腰双手左右握把,提起杵头离地表约一尺二三寸,用力下捶,一个点连续捶打两次,第一次定准位置稍用力,第二次用大力,倒退挪位遍打虚软的土层面,使之坚硬结实。 农村修建住宅,是用石杵夯打地基、土墙、土墼、帮畔与砖石窑背的土层等,也用以夯打耕地的塄畔与水冲窟窿等。 打土墙以中秋时间为宜,因秋季多雨,便于采取湿土;阳光较强,便于新土墙干固硬化;农活较闲,便于使用劳力。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农民生活的提高,农村已经逐步用砖砌墙代替土打墙,既坚固耐用,又整齐美观。因此,石杵的使用量也在逐步减少。
21
土墼模土墼模为小木板制作的建筑加工器具,用以打土墼作为建筑的砌墙材料。 用厚约五分、宽约二寸,长短不等的四块小木板作前后左右挡板,两侧挡稍长且相等,前端榫铆套装于前挡的左右两端,稍能活动;两侧挡后部内侧各有一直立的浅槽,槽内套夹后挡板;再用一稍长大点的凹形方或圆木条套夹于两侧挡的后头。
使用操作:土墼的原料是泥土,制作土墼前先将泥土反复揣打,或者用脚来回踩踏,增加泥土之间的粘结度,俗称“槽泥”。然后将土墼模子置于平坦的地面,将泥巴填到土墼模子之内,用手揣打紧密,抹平表面,然后拎起模子两边的圆木条,土墼模子就和土墼脱开了,所以在桐城制作土墼叫“脱土墼”。脱好的土墼在阳光下曝晒两天,表面变硬之后,要及时将土墼从翻起,侧立于地面之上,以利于通风使之尽快干透。翻土墼时一般要带一把瓦刀,顺手将不规则的地方铲除修整。晒干后的土墼就要及时堆叠成垛,堆放时稍留空隙、横竖稍斜排,上下交错堆垒成墙,遮盖保护,以备建筑时砌墙使用。脱土墼最怕的是遇到雨天,有时候白天制成土墼,晚上一场雨,所有的劳作就全部泡汤了。
? 精华推荐 ?
阉猪匠
剃头匠
生命中的思念(外一篇)
【桐城记忆】童年的小人书
山村石匠
正在消失的传统农具(一)
正在消失的传统农具(二)
正在消失的农耕器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