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生活——远离“中国剩宴”!

音频搬家啦!(提示:听音频的朋友,麻烦您拉到篇尾,多谢!)1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光盘行动”、远离“中国剩宴”一时成为新潮流,这是一件好事。
简约生活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节俭是中华美德。
然而,这种生活的方式和美德本不来自我们的本土文化,还是来自印度佛教,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儒家、道家进行了本土化的融合,节俭就慢慢被提炼出来了。
不过,中国普通人大部分时间都“节俭”,这个“节俭”要带引号,因为没有那么富裕,不“节俭”也不行。但这种“节俭”不是真节俭,真节俭是我有,但我不浪费,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追求,最终是对欲望的控制。
佛教理论庞杂,门派分支众多,很多东西都晦涩难懂。佛家思想的脉络总结起来就是六个字:四圣谛,戒定慧。
四圣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有两个意思,一个道理、真理,另一个是仔细。说文中讲,谛,审也。审的意思就是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所以,佛家讲的四圣谛不是四个真理、四种道理,而是从四个角度去仔细思考生命的本质。
佛家说,人生就是一场苦行,生死离别、爱恨情仇、求之不得以及内心的忧愁嫉妒、外在的生活折磨,这都是苦,就是苦谛。
那么,这些苦都是咋来的呢?那就是四圣谛中的第二个:集谛。集是集会的集。集的意思,就是因缘和合,相当于各种条件作用下的相关性结果,有因就有果,而因果的本质是欲望,包括人人都有的追求生存发展、追求爱情、追求权力财富等等各类欲望。其中,很多都是我们认为天经地义的人类本能。而佛教的理论则认为,既然找到了苦的原因是欲望,就要想办法消灭这种烦恼。
这就是四圣谛的第三个,称为灭谛,是消灭的意思。只有切断这些欲念,才不会再有烦恼了,从而达到不生不灭的解脱境界,这就是常说的涅槃。这就是第四个圣谛:道谛,道就是道路的道,是指通向灭,也就是通向解脱涅槃的道路。
佛家讲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但想达到解脱就三个字,当然,不是我们当下人所说的断、舍、离,而是戒、定、慧。
戒就是戒律,人的欲望此起彼伏、非常强烈,所以相对应的戒条也特别复杂。和尚要遵守的比丘戒是250条,尼姑要遵守的比丘尼戒更多,有384条。但戒律并不强迫,如果感觉自己不能坚持,可以选择还俗,而且将来还可以再出家修行。在理论上,一个和尚可以出家和还俗七次。
佛家的这种做法很有意思,我们平常干啥事儿,失败一次就受不了,就放弃了,想想出家当个和尚都可以出七回,为什么我们不能从头再来呢?
定就是指禅定了,禅定的要求是抛弃杂念,集中精神思索佛法要义。认定了这条道,就是认定了这个道理,那就一直走下去。
慧就是智慧的慧,是禅定所要实现的目标。在佛教的语言环境里,智和慧各有含义,智是认识世间万物的洞察力,慧是领悟超越世间万物法则的能力,慧是保证佛教徒能真正笃信笃行佛法的心理力量。
按照佛家对世界的认识,想要实现觉悟,必须把现实中能感受到的一切,都看成虚无空幻,而把佛教教义中那些常人理解不了的境界,比如说涅槃,看成是实在的。这就要对世俗经验和原来的思想进行一次彻底改变,切断旧有认知,把整个观念颠倒过来。
这个过程,经常伴随着禁欲苦行等辅助方式,总之,是很艰难的。我们常说的“勇猛精进”这个词,就是佛家的修行术语。所以,有些青年自称为佛系青年,其实不是很准确,佛家修行,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地瘫倒、无所用心就能达成的,更不是对不负责任的断、舍、离,而是需要应对比日常压力强大得多的毅力和勇气,是对自我的改造和重塑。
2
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或者说融入中国文化最深的禅宗。
禅宗主要是以鸠摩罗什译《金刚经》为依据,禅宗的“禅”这个字,是从古印度的梵文音译过来的,是禅那的简称,是进行安静深入的思索。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取自《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般叫做禅定。禅宗的更多思想与中国的道家相同,被认为是汉族佛教。禅宗不讲太多的理论和仪式,只讲悟性,认为性能通佛。中国人把禅的思想融入到了生活之中,比如我们常说的茶禅同道。
禅宗讲的是自然之道和淡定。禅宗被西方世界视为东方文明的精髓,它对当代文化形成了很多具体影响。比如说,如果你做产品设计,想学习乔布斯那种极简主义,就得先了解他所奉行的禅宗奥义。文艺青年们推崇的极简的生活格调,也是从禅宗思想发展出来的。
禅宗一祖是达摩,二祖是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
达摩被认为是中土禅宗的祖师。据考证,达摩大约是公元520年前后,也就是南北朝时期,由印度来到中国,达摩曾经和南朝的梁武帝谈论过佛法,但梁武帝所追求的是世间福报,而达摩讲的是出世解脱,两个人谈得并不投机。于是,达摩北行到了嵩山少林寺。达摩禅法的依据是《楞伽(qié)经》,主旨就是禅定思索要心如墙壁,不容许妄念和执念侵入,直到达成破除一切后的空寂境界。
从达摩算起,传到第五祖弘忍时,就有了一对最广为人知的禅宗人物:慧能和神秀。要是从文化史的角度看,达摩是位名义上的祖师,今天的禅宗是在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可以说,《六祖坛经》和慧能的故事才是禅宗的正式开场。
很多人都知道那句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个故事实在太重要了,甚至有人说,慧能之前,只有禅学而没有禅宗。
慧能出生于今天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和狄仁杰是一个年代的人,三十多岁了才向五祖弘忍学习佛法,并且还不识字,弘忍问他:“你是岭南来的蛮夷,怎么能成佛呢?”古代也有地域歧视,连高僧也不能避免。慧能说,“人有南北,而佛性无南北”。这让弘忍相当吃惊,觉得自己都不配当师傅。八个月后,弘忍准备在弟子中选一个传授衣钵,也就是做他的接班人。方法是每人做一篇偈(jì)子,偈是赞颂词的意思,是佛门弟子用来表达思想成果的感言,形式像短诗。
在弘忍当时的弟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神秀,神秀做的偈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
慧能听到神秀的偈后,也做了一首,就是那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师父弘忍听到,就让慧能夜里到他那里去。当晚,他为慧能讲说了《金刚经》,当慧能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时,立刻大悟。弘忍知道慧能已经悟了本性,就定他为六代祖,送他秘密回广东隐居。
十几年后,在广州法性寺的一场讲经大会上,出席的僧人针对风吹动了旗幡的情景,辩论究竟是风动还是幡动,慧能走上前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震动了全场。讲经的印宗法师认定,这个人一定就是传闻中得到五祖衣法的慧能,于是他为慧能剃度,到这时,慧能才正式成为出家人。
慧能开创了禅宗中的南宗,也叫顿教。今天所说的禅宗,其实是慧能创建的南宗顿教。从学理上说,慧能才是禅宗的创始人。在顿悟法门里,最重要的是认识本性,一旦认识到了,就能立即解脱,解脱了就是佛。与慧能的南宗相对的,是神秀创立的北宗。相比天资过人的慧能,神秀是个苦学积累的知识分子,他不接受顿悟那种“听了一句话,立刻大彻大悟”的浪漫情况,他主张学佛就要下慢功夫去逐渐认知心性,也就是渐悟。
北宗的渐悟相比于南宗的顿悟,严格地说,不是时间长短,而是阶段性的区别,渐悟主张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提到境界,类似于要沿着台阶爬山,而顿悟则像是在山下徘徊一阵后一跃而上。其实,从菩提达摩到弘忍,主张都类似于渐悟,反倒是神秀更接近他们。
在当时,神秀也要比慧能风光,武则天和唐中宗都对神秀非常推崇,长安洛阳这样的核心区域,都是神秀的北宗天下,神秀还一度被公众视作禅宗的六祖。
按照胡适的考证,真正树立南宗和慧能地位的,是慧能的大弟子神会。神会在慧能死后三十年,向北宗发起了正式挑战,他在滑台大云寺召集了规模盛大的大会,说南宗才是菩提达摩的正宗传人,在公开辩论中击败了北宗代表。不久后,神会和门徒作的讲述慧能传法经过的《六祖坛经》开始流行,这逐渐确立了南宗的正统地位。在学术历史上常常是这样,要想广为人知,需要有传奇故事,有著作流传,还要有好学生推广。
南宗能够成为正统,除了因为皇家也开始偏向于南宗以外,还有内在的原因:南宗主张的顿悟更简便易行,连祖师都不识字,这让人人都看到了成佛的希望,适合广大信徒的口味。
“舌尖上的浪费”这个概念不是现在提的,是2013年就提出来了,主要针对的是官场浪费、公款吃喝,是对当官的下手。但到了今天,味道好像完全不同,像是一下子顿悟了,但悟出的道理并不适合大众口味。
禅宗有很多公案,公案就是记载禅师传法和开悟的语录和案例。记载这种案例的书,叫灯录,灯光的灯,记录的录。意思是传法就像传递一盏明灯,灯也是佛教仪式里的重要法器。最有名的禅宗经典《五灯会元》,就是五部灯录的合编。
《五灯会元》里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青原惟信禅师说:老僧我年轻没有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有一定道行(héng)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如今在晚年,重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他问:这三种见解,是相同还是不同?
禅宗除了给我们带来了简约的生活,还教会了我们思辨,干什么事都要好好想一想,而不是一拍脑门就能顿悟的。
欢迎关注老杨品谈,感谢天天转发、点赞、点在看、留言、打赏的朋友们,我们明天见!
(如果喜欢点亮在看,再次感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