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唐僧取经取的是什么经?
根据《慈恩传》的记载,玄奘法师“具录所翻经论。合七十四部。总一千三百三十八卷。”
我们知道玄奘法师的绝笔六百卷的《大般若经》已经占了总经数的近一半,其余的一半基本上是瑜伽学派的经律论。那么玄奘法师究竟取来了哪些真经呢?以下我根据《国学数典论坛 ? 征集目录 ? 现存唐人著述书目》,将玄奘法师的翻译著作列如下表。(不包括其它非佛教经律论的翻译作品)
(二)佛藏
△经藏
宝积部
《大乘大地藏十轮经》十卷 (唐)玄奘译 (泰)
《解深密经》五卷 (唐)玄奘译 (泰)
《佛地经》一卷 (唐)玄奘译 (泰)
《分别缘起经》二卷 (唐)玄奘译 (泰)
《称赞大乘功德经》一卷 (唐)玄奘译 (内)
《说无垢称经》六卷 (唐)玄奘译 (泰)
《商主天子问经》一卷 (唐)玄奘译 (房)
《天请问经》一卷 (唐)玄奘译 (泰)
《量无比经》一卷 (唐)玄奘译 (泰)
《甚希有经》一卷 (唐)玄奘译 (泰)
般若部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六百卷 (唐)玄奘译 (泰)
《能继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一卷 (唐)玄奘译 (泰)
《般若波罗密多心》一卷 (唐)玄奘译 (泰)
《寂照神变三磨地经》一卷 (唐)玄奘译 (开)
华严部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一卷 (唐)玄奘译 (泰)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卷 (唐)玄奘译 (图)
阿含部
《缘起经》一卷 (唐)玄奘译 (图)
《本事经》七卷 (唐)玄奘译 (泰)
《缘起圣道经》一卷 (唐)玄奘译 (泰)
△律藏
律部
《菩萨戒本》一卷 (唐)玄奘译 (开)
《菩萨戒羯磨文》一卷 (唐)玄奘译 (泰)
《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一卷 (唐)玄奘译 (泰)
△论藏
释经论部
《佛地经论》七卷 (唐)玄奘译 (泰)
宗经论部
《广百论本》一卷 (唐)玄奘译 (泰)
《广百论释》十卷 (唐)玄奘译 (泰)
《掌珍论》二卷 (清辩造) (唐)玄奘译 (泰)
《瑜伽师地论》一百卷 (弥勒造)(唐)玄奘译 (泰)
《王法正理论》一卷 (弥勒造)(唐)玄奘译 (泰)
《辩中连论》一卷 (弥勒造)(唐)玄奘译 (泰)
《辩中边论》三卷 (世亲造)(唐)玄奘译 (泰)
《显扬圣论颂》一卷 (无着造)(唐)玄奘译 (泰)
《显扬圣教论》二十卷 (无着造)(唐)玄奘译 (泰)
《大乘阿毗达唐集论》七卷 (无着造)(唐)玄奘译 (泰)
《阿毗达磨杂集论》十六卷 安慧糅 (唐)玄奘译 (泰)
《摄大乘论本》三卷 (无着造)(唐)玄奘译 (泰)
《摄大乘论释》十卷 (世亲造)(唐)玄奘译 (泰)
《摄大乘论释》十卷 (无性造)(唐)玄奘译 (泰)
《大乘成业论》一卷 (世亲造)(唐)玄奘译 (泰)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造)(唐)玄奘译 (泰)
《成唯识宝生论》五卷 (护法造)(唐)玄奘译 (泰)
《唯识二三十论》一卷 (世亲造)(唐)玄奘译 (泰)
《成唯识论》十卷 (护法等造)(唐)玄奘译 (泰)
《观所缘论》一卷 (陈那造)(唐)玄奘译 (泰)
《因明正理论》一卷 (陈那造) (唐)玄奘译 (开)
《因明入正理论》一卷 (商羯罗主造) (唐)玄奘译 (开)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十二卷 (大采菽氏造) (唐)玄奘译 (泰)
《阿森达磨集异门足论》十二卷 舍利子说 (唐)玄奘译 (泰)
《五事毗婆沙论》二卷 (法救造) (唐)玄奘译 (图)
敦煌本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三卷 (筏苏密多罗造) (唐)玄奘译 (泰)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十六卷 (提婆设摩造) (唐)玄奘译 (泰)
《阿毗达磨发智论》二十卷 (迦多衍尼子造) (唐)玄奘译 (泰)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二百卷 (唐)玄奘译 (泰)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一卷 (世亲造) (唐)玄奘译 (泰)
《阿毗达磨俱舍论》三十卷 (世亲造) (唐)玄奘译 (泰)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八十卷 (众贤造) (唐)玄奘译 (泰)
《阿毗达磨显宗论》四十卷 (众贤造) (唐)玄奘译 (泰)
《入阿毗达磨论》二卷 (塞建地罗造) (唐)玄奘译 (泰)
附疑伪目
《胜宗十句义论》一卷 (慧月造)玄奘译 (泰)
电视剧《西游记》里,我们看到唐僧从西天取回的佛经,是印在纸上的,后来掉到河里浸湿了,晾晒时,还被风刮跑了两张。但事实上,当时唐僧取回的经文,并不是印在纸上的。那么,真实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收藏有各种珍贵的经书典籍,如《古兰经》《东巴经》、水书等,其中的贝叶经尤其独特。专家介绍,唐僧西天取经,带回来的正是这种贝叶经。
那么,什么是贝叶经呢?
贝叶,就是贝多罗树的叶子。贝多罗树,是一种生长在热带的木本植物,叶子宽大、质地细密,经过特殊加工,就成为取之不竭的书写材料。在贝叶上,用铁笔刻写下佛教经文,就成了贝叶经。据史书记载,公元645年,《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从印度带回的经文就全部是贝叶经。这些贝叶经,后来被珍藏在西安大雁塔中。那么,民族博物馆里的这几册贝叶经又来自哪里呢?原来,这几册贝叶经,是上世纪50年代,在西双版纳发现的。专家推测,其刻写的年代,大约是在清代。历经岁月磨损,它却依然完好如初,长条形的贝叶上,密密麻麻刻写着经文,中间一根细细的绳子,将一片片贝叶有序地串联起来。然而,仔细辨认贝叶上的经文,却全然不是我们熟悉的汉字。贝叶经上刻写的是傣族的文字——傣文,而刻写的内容,是南传佛教的经文。
贝叶经源自古代印度,在造纸术传入之前,古印度人用贝叶书写文字,佛教徒用贝叶刻写佛经。公元9~10世纪,中国的造纸术,与丝绸、瓷器一起,沿丝绸之路进入印度,印度才有了用纸印刷的佛教经卷。所以,玄奘公元7世纪从印度取回的佛经,应该是贝叶经。但是,你千万不要以为玄奘带回来的贝叶经,就是传到中国的第一部贝叶经。事实上,在此之前,就已经有贝叶经传到中国。史书记载,公元6 5年的一个夜晚,汉明帝梦见一个高大的金人,金人头顶闪耀着日月光辉。醒来后,汉明帝去找大臣圆梦。大臣告诉他,金人是天竺国的神,叫做佛。于是,汉明帝派遣12位使臣前往天竺国取经。数年后,使臣们不仅从天竺请来了两位佛教大师,更用白马驮回了许多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佛经。这便是传入中国的第一批贝叶经。
现在看来,以贝叶作为书写材料,不仅绿色环保,更因为贝叶的长度与人的肩膀等宽,且书写为从左到右,非常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更为独特的是,经过特殊处理,贝叶经不仅防虫、防水,还经久耐用,历经千百年而能形神不改。
令人欣慰的是,贝叶经这种古老的制作工艺,至今仍被傣族人民沿用着,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保护名单。贝叶经的制作分为三步,第一步,取贝叶。用刀将贝叶修割整齐,八片十片卷成一卷捆好,放入锅中煮。煮好后,用细沙搓洗干净,压平、晒干;第二步,制匣。在专用的两片木匣两端各钻一个小孔,把贝叶紧紧夹在两片木匣中间,两头用绳子绑紧。然后沿木匣两边的小孔用钉子给贝叶打孔、穿绳,装订成匣。最后,给贝叶打上墨线,以方便刻写;第三步,刻写。用铁笔沿墨线刻写傣文,再用植物果油混合锅底灰,涂抹于贝叶上,最后用湿布擦拭。如此一来,铁笔刻写的字迹就清晰显现在贝叶上了。装订成册后,还要在贝叶边沿涂一层金粉或红、黑漆,不仅起到保护作用,更是一种极好的装饰。
然而,在贝叶经的发源地印度,由于宗教之争、战乱等原因,贝叶经几乎失传。在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古代的贝叶经保存下来的也十分稀少。因此,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收藏的这几册贝叶经,便显得弥足珍贵,成为国家珍贵文物。贝叶经的内容,除佛教经典外,还有很多传说、故事、诗歌和历史记载等,被称为傣族的“百科全书”。这些贝叶经,成为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原始资料,作为我国多民族文化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在增进民族了解、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具有极高的文化历史价值。
《西游记》里为什么不让六耳猕猴和孙悟空一起护送唐僧去取经?
- 那样不是双重保护吗,岂不妙哉
- 因为一山不容二虎。有了一个孙悟空就已经够强了,再加个六耳猕猴,你觉得唐御弟驾驭得了嘛?他们要是互相掐架,这经还取得成取不成?他们要是齐心协力,唐长老晚上能睡得安稳不?
你觉得西游记是否有美化佛教丑化道教?西游记基本是佛教唱主角,唐僧是佛教的,取经也是代表佛教,还有
- “最强”的如来佛祖也是佛教,道教的神都被描绘得很无能,都拿不下孙悟空,如来一出场就轻易制服了孙悟空,这说明说明?难道佛教比道教强?相反很多妖怪都是道教的,什么妖道,但好像没有“妖僧”,还有猪八戒的前身天蓬元帅粻弗纲煌蕺号告铜梗扩原本是道教的神,说他因为好色被打入反间投胎做猪,这明显是诋毁!还让他改信了佛教,这明显的向道教挑衅,最后三个徒弟全信了佛,你说着不是刻意美化佛教吗?可这样美化也无济于事,现实中佛教最后还是输给了道教,而且佛教近乎灭亡,所以我觉得古代人真的很愚蠢。
- 别玩了 有争议都是凡人所说不可信
西游记取经后如何返回大唐
- 如题,请教各位大神,师徒四人取完真经后,是以何种方式回大唐?走路?飞天?
- 是飞天回去的
谁知道一个版本的西游记里,孙悟空总说:我是如来佛祖玉皇大帝观音菩萨指定西天取经特派使者花果山水帘洞
- 谁知道一个版本的西游记里,孙悟空总说:我是如来佛祖玉皇大帝观音菩萨指定西天取经特派使者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这是哪个版本的
- 张卫健版本大话西游
求西游记电视剧一部,剧情如下。 唐三藏初踏取经之路, 遇到暴雨, 则打坐念经, 念着念着旁边的蘑
- 求西游记电视剧一部,剧情如下。 唐三藏初踏取经之路, 遇到暴雨, 则打坐念经, 念着念着旁边的蘑菇变的越来越大,替他挡雨, 雨过天晴之后,唐三藏和李世民派去保护唐三藏的侍卫来到悬崖边上, 侍卫说:圣僧,前面是悬崖,别再走了,可是唐三藏依然踏步前行, 这时奇迹出现了,唐三藏每踏一只脚就会有一朵云度他, 这是第几部西游记呀? 第几集, 求大神帮忙回忆一下, 不胜感激。
- 是香港版的西游记
《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千里迢迢去取经,到底有何用处?
- 急~~~~~~~
- 答:最大的用处让这四人走完劫数,满了劫数,就成了正果。有诗为证:唐僧努力取经编,西宇周流十四年。苦历程途遭患难,多经山水受迍邅。功完八九还加九,行满三千及大千。大觉妙文回上国,至今东土永留传。
《西游记》里的唐僧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经?
- 《西游记》的故事很精彩,唐僧为什么费那大劲,历经艰难险阻去西天取经呢?为什么?
- 唐僧西天取经的原因:一、佛祖观东土大唐有大乘气象,所以要把大乘经 典传播到东土大唐帝国。说白了就是要扩大佛教影响力。二、与其送经不若取经,这样才显得庄严和神圣。应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上赶了不是买卖。三、唐僧是如来二弟子金蝉子的第十世转世。属于佛教人物。四、本质来说孙悟空、沙悟净、猪八戒等等角色开始都可以算成道教人物。所以他们不具备取经的资格。只能是配角。五、李唐王朝是尊道教的,就如同明朝皇帝也尊崇道教一样。唐僧的取经之旅也是让佛教在东土兴盛的一个新开端。六、唐僧西游取经可以把东土威仪传播四方,这也是作者所处时代人的胸襟。明朝人是开放和领先的。正如李唐王朝。七、自宋、金以来儒、释、道渐趋融合,彼此学习和借鉴。集大成者屡见不鲜。诸如传说的吕洞宾、刘海蟾,现实的王重阳、苏轼、全真七子、王阳明等等。吴承恩先生也是这三教的大家风范。有人说西游记里崇佛抑道。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看待。小说里玄奘法师的父亲是大儒,师父是佛陀,弟子是道家至尊的徒弟。英雄莫问出处,智慧和慈悲难道有姓佛、姓道、姓儒的分别吗?八、唐僧去西天取经,是因为天竺在唐朝的人的印象里在西方。或者说佛经、佛教从西方的西域先传播过来。古代人对地理的理解如此。那里是佛教的诞生地,自然唐僧要去那里取经。九、唐僧是以凡人之身去行圣人之行的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外有山川阻难、路途凶险,内有人身七情六欲的考验。唐僧西行就是一次修行之旅。凡人可以超越自我,这是榜样作用。所以主角必须是唐僧。若有心,你我皆可是唐僧,去追求智慧,去追求善良慈悲。十、唐僧不凡,那徒弟几人难道就不是唐僧的身躯一部分吗?这就是唐僧不凡的地方。
西游记里真假美猴王,闹到了佛祖那里,被打死的是孙悟空,六耳猕猴取代孙悟空去取经,是真的吗?
- 西游记里真假美猴旦丹测柑爻纺诧尸超建王,闹到了佛祖那里,被打死的是孙悟空,六耳猕猴取代孙悟空去取经,是真的吗?如来佛祖是六耳猕猴的靠山??
- 是的,就是的
梦见西游记取经路线一座山
- 火焰山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遇到的妖魔鬼怪是不是都是如来、观音这些人刻意安排的?还有说吃唐僧肉能长生
-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遇到的妖魔鬼怪是不是都是如来、观音这些人刻意安排的?还有说吃唐僧肉能长生不老是不是也是他们散播的“谣言”?
- 这应该只是吴承恩搞的恶作剧罢了,若不说吃唐僧肉能长生不老,那么这些妖怪也就不会去抓唐僧,若不抓唐僧,那么唐僧在西游路上就是个打酱油的,可有可无的人物。若是那样,那还比如让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去西天把真经取回来算了。如果非要说是谁造的谣,那应该是如来或者观音造的。理由跟我上面说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