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梦,没有感觉,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时也是死的样品。
-钱钟书《围城》
最近读了两篇文章,《不能All in的人别去创业公司》(下称“All in”)和《离开北京三年后,我真的后悔了》(下称“离开”),恰好把我经常思考的两个问题串在一起,算是当下比较有代表性的话题,就一并说说。
人长大了,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在这世上,你所做的不是为了表演而是给自己看。孩子的时候,我们会在大人面前玩玩具,丝毫不顾及大人忙不忙,反正就是要让你们知道。这是一种表现欲,希望得到家长的关注和认可。然而家长关注固然很开心,但更有意义的结果其实是你学会了玩某种玩具。
这么说,不管创业也好,留在北京还是去哪里也好,都是你自己的选择。而选择的唯一指向,就是你的人生目标,没别的。
如果你觉得以all in状态去创业是你的人生目标,那就去吧。如果你觉得不是,我只是想尝个鲜,试试看,那也可以,别给自己太多压力。或者是你觉得你不想留在北京了,想换个地方,那也是你自己的决定。重要的是,这些决定和你的目标是否一致。所以,关键问题还是“人生目标”。
说到这儿又要老生常谈一分钟。儒家登顶之后,成为帝王大业的指导性学术,其核心是驯化和服从。封建时代,人不需要有梦想。非要有,那也只有一种,就是金榜题名,出将入相。这是一条当权者规划好的路,照着走,终点就是你梦寐以求的。
延续至今,看看我们的基础教育,大框架依然是服从和驯化。标准答案高于一切,辩证思维不受鼓励,说白了,听话就是好孩子。庆幸时代的变迁,信息爆炸下让世界不再闭塞,我们得以有机会跳出框框,出去看看,感受不一样的环境。那时候我们的人生目标也许就变了,起码会有许多不同想法。
另外,“离开”一文的作者,在详细描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转折和决定所带来的后果,她的结论是自己后悔离开北京。这和北京没关系,和你去的任何一个地方也没关系,更不要说是职场的压力种种。说到底,还是她自己没有想清楚人生目标是什么。你别说,很多问题的出现都因为人们不能确定自己人生目标。但我们似乎没有过什么人生目标的鼓励和培养吧?
世俗给了太多偏见,环境把可能性堵死,到最后大部分人都被扒拉扒拉,归拢到同一个目标上,挤破头要钻出去,身后炮灰越堆越高。
所以,我们都常常提醒自己,很多事情,不是“能不能”而是“愿意不愿意”。如果你愿意all in,你肯定能做到;如果你愿意在北京熬出片天,你也能做到。即便失败了也不后悔,因为那是你自己选择的目标啊。
上一篇:亚太区女领导人都衰咗,林郑月娥,你能举张香港人民的名义吗?
延伸阅读:除了坚持,我别无他法
刚刚在小密圈上建一个名叫“人人讲逻辑”的圈子,一年58元,重点帮会员提高逻辑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扫下图二维码即可进入了解。愿意学习提高的朋友,欢迎扎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