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作家】刘保学:糖果,家乡的味道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680】
糖果,家乡的味道
河南焦作 刘保学

随着时光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人们走亲访友的礼物、礼品也在随着改变和极大地改善。“吃了这包糖果蜜饯,真的是甜到了心里,且有了儿时的味道!”这是一位亲戚在参加了一场订婚宴后,品尝到亲戚送给的糖果后,很有些感慨地说出了,所有吃到糖果人们的心里话。
确实,在吃了那蜜饯包括糖果里的种种甜品后,那甜甜蜜蜜的滋味儿深深地沁入到了人们的心脾里。那儿时的味蕾,那儿时的美食,使人有了一种美的享受和满足。也不由使人想起早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乡亲们在走亲戚访问朋友时,掂着的那一包包一袋袋糖果或是糕点的礼物来了。近日,玉他们在参加了一次订婚宴席后,女方的家里为每一位来赴宴的亲戚们送上了一包包糖果。按照当地婚礼风俗,订婚的女方家里,要给上一辈子的亲戚送上四包糖果,对于平辈子亲戚的则是送两包。这包包糖果,称为订婚“行礼”。而这包包“糖果”或叫“糕点”,也是在那过去的年代里,乡间民众每逢年年节节,各家各户首选的和标配的走亲访友的礼物。在接到那糖果时,儿时看到过的已牢牢地刻印在了记忆深处的那深黄色的纸包装礼品,现如今却又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那包装一边高一边低,呈巴掌般大小的,如小簸箕形状那样,细细的红色塑料带子在包上十字形缠捆着。
糖果包的顶面上是一张红色的四方纸,花红的纸上图案:上方用银亮色印刷着如葵花般的一盘花儿,下边则是另一品种的浑圆的一朵花儿。中间是“糕点”字样,两边有两条金凤凰在翩翩起舞着,好似在护佑着人们的幸福生活和红红的糖果。包的低部印着生产制作者的地址、姓名、手机号码。还有一种包装是硬纸折叠成的长方形盒子,重量与上边包装大致一样多。盒子的上方蒙上一张红色的纸张,印着某某供销社制作,等如类似上边所说的包装图案,礼品无论是何种包装,都反映出喜庆热闹和红彤彤过日子的气氛。这包包的糕点里有:小白果、筋骨条、蜜饯、方酥、芝麻麻糖,等等。这些甜品,在过去的年代里,在春节到来之际,一些食品厂或是规模较大的供销社里,会有专门的一班员工加班加点地,纯手工赶着制作这些礼物食品。那时候,糕点和糖果是民间常用的礼品,也可以称得上是“唯一”的尚好礼物。
礼品和礼物,即是在新时代的今天,尤其是在过年过节期间,则显得更加突出。那时节,大姑娘小媳妇在精心梳妆打扮后,领着自己身着花衣裳的孩子,掂着大包小包的礼物,行走在乡间的一条条大大小小的路上。现在有不少的家里有了自家的小车子,三轮、四轮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在年后的几天里,路上如滚滚的车流,那些穿红戴绿的大人小孩一路欢笑一路歌,走了这村到那庄,今日吃这家明天喝那家。如农村里“赶集会”一样,那景象,那画面犹如唐代王驾在《社日》那首诗中所讲的:“家家扶得醉人归”。《礼记.曲礼上》:“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品、礼物。礼尚往来是人际交往的永久话题。民间多有引用:“礼多人不怪”、“千里送鹅毛,礼轻人义重”。但,无论现今的礼品内在质量有多么地提高,或者是外在包装多么地漂亮。在玉又吃到了那久违了多少年的、儿时在家乡吃过的糖果或是糕点时,却是那么地甜、那么地难以忘怀。这是否也说明了人的味觉和胃口是有记忆和情感的。玉在想:如玉能够遇到上边说到的包装上所印的那位制作人,玉必定会为这位古法的传承人点赞!但愿:家乡的、儿时的糖果、糕点的制作工艺永相传,传统的古老配方永承继!
往期精彩回顾:作 者 简 介
刘保学,微名玉子,中共党员、退伍军人。热爱文学和书法,喜欢在电脑前敲打些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品曾见于《河南日报》、《大河报》、《焦作日报》等报纸刊物。近年来有一百多篇散文、游记、杂文,等在《河南文苑》、《经纬文化》、《红罗山文学》、《世界作家文集》、《三秦文学》、《百家岩》、《旅游作家》、《九州作家》、《文艺作家》、《黄河风文苑》、《长安文苑》等网络平台发布。并有部分作品在《河南文苑》的推荐下,见于今日头条和百家号。中州作家文刊编辑部 顾问:刁仁庆 徐 文 主编:张 静 执行主编:刘 娜 白长新 主播:雅晨副主编:高宏民 杨存德 赵建强审稿编辑:史锋华 袁荣丽 鲁光芬
《中州作家文刊》各基地选稿编辑:
三朵(京浙沪)万七顺(江西浮梁)张三杰(西峡)左德浩(南阳)赵金厚(山东)戴杰锋(河北)武华民(洛阳) 阿拉毛毛虫(郑州)李改红(内乡)周喻晓(安徽)
主编微信:cgzjingjing诗词投稿微信:18637700365投稿邮箱:zzzj201819@163.com投稿须知
投稿须原创首发,请将作品、作者简介、作者照片三者放在一个邮件里,用附件发送。附200字以内的简介,个人照片一张,并留下微信、电话等联系方式。
赞赏七天一结算,六成作稿酬返给作者,四成作平台发展用,后续不计。赞赏少于20元不予发放。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