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今天早晨收到的一位普通读者的《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读后感。作者是一位男士,他的一双儿女培养得非常优秀。孩子热爱阅读,热爱大自然,学习内驱力和创造力十足,完美印证了我一贯的认识:每一位持续学习不断自我超越的父母都可以培养出好而出类拔萃的孩子。我读完心潮澎湃,激动莫名,删掉那些夸我的部分,临时决定用他的原标题全文推送。
梅老师您好!
我承认,每当我在浏览一篇关于海淀妈妈、顺义妈妈的文章时,有那么一瞬间,我真的会感到胸口发闷、呼吸受阻,一种焦虑感瞬间笼罩住我,有时把我牢牢捆住。
好在,这样的感觉从来都不会持续到文章的末尾。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家庭教育,并且混迹过海淀、顺义妈妈圈的人(但我是一位爸爸,也算是一位所谓的高知吧),我清楚,鸡娃文中所展现的那些家庭在海淀和顺义确实存在,但绝非典型。在这贩卖焦虑比任何商品都更容易受关注的时代,海淀妈妈和顺义妈妈岂是能错过的话题?
大家如此关注海淀妈妈、顺义妈妈,一方面,是由于自媒体不间断轰炸,同时,我们也确实很想看看这些精英妈妈们的育儿生活是什么样的。但当我发现他们的“鸡娃”方式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借鉴的时候,我除了深深的焦虑和被碾压感,又能获得什么呢?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我们如何能在现有的条件下为孩子的学习成长提供最好的助力呢?
无比幸运的是,以“鸡娃”著称的海淀妈妈中,我居然发现有一股强劲的清流:梅拾璎,北大法律硕士,丈夫清华本硕博连读,女儿优异成绩考进北大,您本可以在海淀的“鸡娃”大军中毫不逊色,却以自己独有的自然养育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普通的家庭条件下,依然能将孩子轻松送进名校。
我这些年算是一位不断钻研教育的人,我很清楚,推动孩子前进的力量,无非外因和内因两种,孩子的成长固然需要父母的助力,但归根结底,还是源自他们内在的动力。作为从偏远地区考入清北的父母,您和您爱人深刻感受到了自我驱动在这个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所以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您始终坚信这种力量的强大作用。20年的教子经历,您在唤醒孩子内驱力的过程中无数的尝试和反思,也强化了我的教育理念,使我义无反顾非常笃定地往前走!
我看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安琪拉· 达克沃斯在TED演讲中也说过,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若一直依赖于外部评价或物质奖赏来产生成长动力,其本质和训练马戏团的小猴子并无差异。培养孩子坚毅的品质,塑造其内驱力,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内心动作,而非仅仅是表象动作。只有那些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产生持久的内驱力。
如何让孩子产生那种发自内心的热爱?的确如您所说,和谐自由的生长环境、父母的不断学习和内省、丰美的自然、广泛的阅读、体育运动、温暖敦厚的人情,所有这些,构成了孩子对于学习、生活的热爱,也是培育孩子内驱力最好的土壤。这也是我这些年深深体会到的!
教育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这也正是教育的难处。在《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这本书中,您并没有针对孩子的种种具体问题给予很多的方法指导,在一众所谓育儿干货书中,可能略显另类,也并不符合一些家长拿来就用、即刻解决问题的需求。但只要静下心来读完一篇,我感觉,对于孩子的教育,可能就会在心底产生自己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会随着阅读越来越清晰,经过不断的思考,最终形成属于你自己也是最适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式。
在碎片化阅读、速读盛行的今天,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可能都略显长了点儿,但我想我们读书应当是求精不求多,有价值的文章,每一篇都应当真正读透,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内化与思考,既是阅读的意义所在,同样也是育儿应当持有的态度。而您诗性的语言,让阅读本身成为一种美好的享受。
我感觉,您本书并没有讲述孩子成长的完整故事,但从这些片段中,我依然能够清晰地看到,作者是如何通过唤醒孩子的内驱力,从而将女儿送入北大,儿子持续向好的。一家人的故事,似乎离我们并不遥远,似乎也很难留意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但自始至终,这个家庭中有着那么一股力量,在推动着孩子的成长,也在激励着我们对孩子的未来充满期待。
相比于以金钱财富为基础的“鸡娃”,书里的“鸡娃”方式如此高明。它既无关财富,也无关学历,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总是习惯于看重手中所拥有的资源,以此确定我们的地位,以及衡量我们该如何行事。但手中所有并非我们的真正保障,过于看重这些往往还会遮蔽了我们的眼光。在教育孩子上尤其如此,因为我们永远也无法估量孩子所拥有的力量。相比于我们所能提供的保障,我们更应当看重的是,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并帮他找到和按下自驱的按钮,让他们一生都奔跑在有光和希望的路上。
养育需要父母的智慧,智慧源于阅读,成于思考,终于实践。愿我们都能做智慧的父母,行美好的养育!
最后,我也想翻用一句网络流行语作为我这篇读后感的标题:这才是比海淀妈妈顺义妈妈高级一万倍的“鸡娃”方式。见笑!有点儿激动!
愿我们透过文字,看见一个更加明媚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