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泉州灵山伊斯兰墓葬(图/林鸿东)
近日,在了解厦门古同安文化时,发现明代时同安县一带曾经存在过一种奇特神秘的墓碑形制,这种墓碑形制书中一般称为“盔形祥云拱日纹墓碑”。
这是一种古老的墓碑形制,主要分布在厦漳一带,同安区出版的《同安文物大观-墓葬篇》便记录了不少此类墓碑。有人指出,泉州也有类似墓碑,比如蒲寿庚家族的坟墓。
这种墓碑最神秘的地方便是无字。
何丙仲兄告诉我,1998年,他在同安发现若干此类墓葬(如九议山叶氏祖墓)时,便深感奇怪,认为这种墓:“多出现于明代中叶以后,疑为一种神秘宗教的标志,但缺乏根据。”在他的眼中,这是一个极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祥云拱日”的说法,很容易被理解为中国传统的纹饰风格。鉴于云纹只是辅助性的,或可将此类墓碑称为“太阳纹”墓碑,更为形象。初步研析时,感觉较像是伊斯兰教初期阿拉伯人的墓碑形制,如海南省陵水县藤挢镇出土的公元七世纪阿拉伯墓碑石便类似。
最近,经过研读一些国内院校学者的相关研究作品,以之为基础,用来分析同安的此类神秘墓碑,真相渐渐浮现。
原来,此类墓碑果然与伊斯兰有关,原来,所谓的“祥云拱日纹”其实是伊斯兰教的徽号或标志“云月”。早期,死者的姓名与生卒年月是用阿拉伯字刻在“云月”上。后来,到明代,云月上便不再有文字。一种可能是回族在明代生存环境不佳时的自我保护;一种可能是伊斯兰文化实现在地化,成为闽南文化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伊斯兰的“云月”墓碑,曾经经历了穆斯林墓碑——穆斯林墓碑在地化——闽南人穆斯林风格墓碑的演化,顽强地保留下了海丝时代的文化印痕。这就譬如番仔楼。绝大多数明代闽南人使用“云月”墓碑或与居住番仔楼一样,或只是一时的风行,这显示了闽南文化包容与多元的一面。
类似的,还有闽南人语言中的番话成份,比如把钱叫作“镭”,这镭是马来语。
由于厦门一向被视为与漳、泉分立的闽南三大版块之一,泉州伊斯兰文化研究的一些学术成果,未能及时普及至相邻的厦门(大部分土地曾为泉州府所属)。厦门的一些海丝文化遗存,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与挖掘。
其实,无论是泉州“刺桐港”时代,还是漳州“月港”时代,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厦门都兼得泉漳之利,是参与者、受益者,更是集大成者。
研究厦门,不妨跳出厦门看厦门。
同安叶文裕墓墓碑(图片来自《同安文物大观》)
泉州伊斯兰教须弥座祭坛石刻(图片源自福建师范大学黄忠杰论文)
上图为泉州仁风门外出土的穆斯林墓碑(月中有字),下图为同为泉州出土的穆斯林墓碑(月中无字。(图片源自福建师范大学黄忠杰论文)
泉州灵山伊斯兰墓葬(图/林鸿东)
海南陵水县藤挢镇公元七世纪阿拉伯墓碑石。(图/林声勇)往期导读:
你好,琼头!
“石头厝”,一种被忽略的福建主流民居!
“福建九大民居说”出炉!谁最美?
厦门同安西坑行:“彩石屋”的秘密!
南有“厦门”,北有“铜鱼”!
“山厦门”:谁知天在青山里!
破解同安西坑“彩石屋”之谜:采石坑找到了!
走进同安西坑:山谷深处的“红石瀑布”
LOOKERS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