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刀哥。01看到了一则令人悲伤的新闻。山东青岛,45岁的女律师张某,在家中被15岁的高中生女儿用丝袜勒死,尸体被藏在行李箱中。在警方发现时,女孩和母亲的尸体已经独处了两天一夜。《凤凰周刊》独家发表了一篇报道,揭露了女孩的杀人动机。报道提到:卜怡向警方交待,因考试成绩不佳,担心母亲责备。卜怡学习虽然成绩很好,但母亲一直对她要求很高,比较强势。死者张灵是青岛的一名律师,据熟悉她的人透露,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把孩子折腾的够呛,不仅骂过,还动了手,彻底惹火了。”疫情期间,张灵几乎天天守着孩子学习,有骂甚至是动手的情况,“我们都觉得过分了,所以,很多人以为孩子抑郁了。”张灵为了卜怡可以不婚;花高费用上私立中学;而为了方便女儿上学,长期租房居住。在这个案子里,面对强势的母亲,孩子达不到她的期望,所以崩溃了。结果是,母亲失去了生命,女儿面临牢狱之灾,再难容于社会。无论如何,这都是个巨大的悲剧。对孩子寄予希望、怀有预期,是为人父母的一种本能。但是,这里面也有个度的问题,如果父母把孩子当做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这就大错特错了。在这个悲剧背后,我忍不住去想:有多少父母,是把孩子当做工具一样在培养呢?02之前有部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讲了9个故事:里面有因为孩子成绩不好就打孩子的母亲,有介入孩子学习生活的控制狂母亲等等。作者吴晓乐在谈论这些故事时,曾说到:在这些极端案例里,明明小孩没有犯什么错,他们已经很努力了,只是因为没有给到父母想要的,所以父母崩溃了。这里面反映出了一种中国传统的育儿观,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来表达就是:工具人。孩子首先是工具,其次才是人,许多家庭教育表面的温情背后,藏的就是这种赤裸裸的现实。比如《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就是赤裸裸的工具人。慕容复出身于没落的燕国皇族,他的父亲慕容博唯一心愿就是复兴大燕,所以给儿子取名“复”,让他时刻谨记复国使命。为了这个使命,他抛弃青梅竹马的爱人和忠心耿耿的家臣,在屡屡受挫后心智失常,悲剧收尾。这种育儿观念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本质并没有改变多少。许多孩子对父母的意义,仅仅是“传宗接代、养老送终”八个字。除此之外,并没有作为人子的感情价值。这是父辈并不知道为何,却认为孩子一定要做的事情。因为他们的父辈,也是这样告诉他们的。这种家庭关系,本质上就变成了一种以血脉传承为纽带的投资回报关系。就像父亲对儿子说:我生你养你,给你好的条件,你好好学习,别给我丢人。儿子说:好嘞。这种在农耕社会传承了几千年的代际关系,稳定且适用。究其原因,是因为在那些年代里,人的阶层流动性之差,让大部分的投资者,并没有太高的投资期望。我是个农民,我养大我的儿子,让他继续种地,然后找个儿媳妇,生个孙子,继续种地。但是到了今天,信息流的加速交换,让更多人领略到了时代的灯红酒绿,于是有些父母开始不顾一切,把对孩子的投资期望无限拔高。而一些孩子不能忍受这种压榨式的期待,悲剧就不可避免的发生。03控制欲极强的父母,容易培养出几种孩子:一种是懦弱胆;一种是叛逆反抗;还有一些能力极强,用实际行动抢夺自主权,摆脱控制;很早前看到的一个消息:一位母亲,事业有成,追求完美,对独生女儿要求也很严苛。她去美国看望正在常春藤读博士的女儿,不知怎么就指责起来。面对母亲的不满,女儿说:“我是不是永远都没法让你满意?”“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吗?”听到母亲的话,女儿转身跳下阳台。还有另一个新闻:江苏某市一个9岁男孩因撞碎学校玻璃,担心受到父母责罚,留下一封遗书从17楼跳下去,自杀身亡。“我知道要惩罚,所以我跳楼了。”这些逆来顺受的孩子,只有自我伤害。而那些内心充满反抗的孩子,在崩溃时则容易走向极端。文首的青岛女高中生弑母案,孩子达不到母亲的期望,受不了母亲的控制,所以崩溃了。还有北大吴谢宇弑母案,他和青岛女孩都经历了单亲家庭,有个强势且要强的妈妈,有外人看来不错的成绩,突然一天杀了自己的母亲。此类事件的发生,无疑是对家长传统教育方式的否定。自杀和杀人,不过是一体两面,表现的形式不一样,但是源头却都是同一个。小时候,孩子并没有坚强的意志和自我去抵抗父母,去消化这些内在矛盾,只有自我伤害,自我对抗。长期处于这种被伤害,痛苦的境界,当他崩溃的时候,要么自杀,要么杀了让他痛苦的人。杀人者否定世界,自杀者否定自己。杀人,无法面对世界;不杀,无法面对自己。这是一个两难的悲剧之选。当然,也有一部分孩子,慢慢长大,找到光亮,试着救赎自己,治愈自己或者逃离原生家庭。比如,2018年,北大学子给父母的万字长信。高考状元、北大本科、留美研究生,却“拉黑”父母、12年不回家,用长信的方式,“控诉”父母对他的伤害。父母不尊重孩子的想法,总觉得成绩好听话就行,但孩子不是你炫耀的工具,他是个人。你在他小时候需要保护的时候没有站出来,那他长大了凭什么要和你亲近?好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好的童年用一生治愈。04写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说:“当父母的都不容易”,“这孩子真没良心”……一句“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送给你们。人是环境的产物,孩子都是在父母的种种行为和对待中潜移默化的不断成长,所以没有什么结果是巧合的。那些强权且偏执的父母,毫不留情将这些特质随着血脉传给下一代,还认为是理所当然。然后再喊着“哪有当父母的不希望孩子好”来证明父母具有天然的正确性。这样的父母是非常恐怖的。当他们偶尔为了缓和关系而稍微低头的时候,一旦认为有损了自己作为父母的威严,就会以一句“你还想我怎么样?”来宣告孩子的不懂事、幼稚和不可理喻。他们从祖先承接来天然的血脉正确,继续践踏下一代的人生。他们不会反思,也从不自省,只会秉持着高高在上的自我,在两代关系里横冲直撞,让一切都破碎不堪。但他们完全不在乎。反正在他们的培养下,得到了一个体面、懂事的孩子。也许孩子不快乐,但有什么关系呢,他能让别人快乐就够了。这就是现代中国广泛存在的封建式家长,他们不是在培养孩子,而是在制造工具,工具不需要有内心,只需要有使用价值。这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我也看到了很多父母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焦虑。拼命的想要出人头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疮痍。今年人大有一个提案:父母要取得父母资格证再生孩子。虽然很多人嗤之以鼻,但我希望这个提案能够通过。养一个孩子,不仅仅给他吃,给他穿,帮助他出人头地才是爱他。给他安全、有爱、接纳的环境才是最重要,尊重他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和鲜活的生命,他的自我意识才会健康成长。作为父母,如果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你要做的不是控制,而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导。爱他便如他所是,而不是如你所愿。<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