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也行走在一条精神的钢丝上,对吧?

这是思维补丁的第434篇文章
很好听,单曲循环系列。
头图基于CC0协议引用。
(一)
《绿皮书》摘得奥斯卡影片之后,坐在奥斯卡颁奖现场的黑人导演斯派克·李(Spike Lee)愤而起身,要以退场的方式抗议组委会的决定。
与中文互联网上几乎一边倒的赞誉相比,《绿皮书》在美国社会遭遇了毁誉参半的“冰火两重天”。
对于生活在当下的美国黑人而言,《绿皮书》或许是一部让他们觉得尴尬乃至愤怒的电影。因为显然,在《绿皮书》已经消失匿迹的今天,在很多场合,在很多人们无意间所表露的态度上,黑人在美国社会仍然是那个被排斥、隔阂、和警惕的“异类”。
当然不是所有的白人都种族歧视,但事情的另一面是:
几乎所有的黑人,都曾在成长和生活中遭遇过程度不等的歧视。
这恰恰是《绿皮书》所遭遇争议的源点:
批评者认为,这不过是一个老套的“白人救世主”的故事,在白人视角下,黑人不仅受到了周全的保护,而且得到了灵魂的救赎,完成了自我觉醒。
因为这一切,《绿皮书》在残酷的时代中,讲述了一个“过分美好”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黑人就连反抗都是温和,而最激烈的对抗却发生在白人和白人之中。
这样一部试图触碰种族歧视这般严肃社会话题的电影,以如此温和且合家欢式的表现形式来叙述黑人曾经的遭遇和他们的自我抗争,遭遇一些黑人嗤之以鼻和愤怒的抗议,是可以理解的。
(二)
不过,至少在我的观影经验中,《绿皮书》所表现出来平缓温和,是难能可贵的。
导演可能有100种激烈的形式,去展现那个混乱时代下,一对陌生人的混乱旅程和价值观冲撞中产生的友谊。
激烈的方式可能更唬人,更具戏剧性,更有画面冲击力。
但《绿皮书》没有这么做,
重要的是,在处理这一切时,这部电影并没有丧失观赏性。平缓温和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风格,更称不上独特,但在这样的风骨下,还能让习惯了爆米花节奏的观众,耐心乃至毫不焦躁地一直看下去,就非常考验剧本和手法了。
有些好电影就是这样,你回忆起来,整部影片几乎没有能称得上“高潮”的部分,但它所具备的独特气质,却能够一直把你钉在椅子上,享受完两个小时的温暖时光。
这需要很高的功底,和自信。
铺天盖地的“剧情简介”式影片已经太多,我无意再赘述一遍电影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Don和Tony一路从排斥到彼此接纳融合,这样的友情故事固然温暖人心,但决定这部电影深层风格的,绝不是一个虎穴历险,同甘苦共患难的友谊成长线。而是那条始终埋在黑人内心中,由自我追逐的超我和荒诞现实相碰撞,造成极强撕裂感的自我认同。
《绿皮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场戏,是车子抛锚时,身着昂贵礼服的Don站在豪车旁边,和不远处那些衣衫褴褛的黑人农民们的对视。
一场没有一句对白的戏。

阿里的眼神客观地体现了他一流的演技,你甚至能在里面读出一丝丝恐惧。
同样的黑皮肤,一个身着精致,坐在白人司机驾驶的豪车里的钢琴家,似乎并没有足够的自信去注视一群在底层劳作的黑人农奴。
一个有勇气放弃高薪只身前往3K党猖獗的南方演出的勇士,却在他试图捍卫和证明的肤色面前,表现出了某种怯懦。
每个人都没说话,是因为在这样的对视中,任何话语都是苍白的,多余的。
这一幕实在太值得玩味了。
(三)
人与人之间的确是不同的,或者更残酷的表达是:
人人生而不平等。
黑人钢琴家其实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般有勇气和自信,在遇到白人司机之前,除了肤色之外,黑人所有的生活方式都努力在向白人上流社会靠拢。
说到底,他所试图捍卫和证明的,不过是在追求一种自我认同罢了。
这是世间所有人共同面对的命题。
一个不认同自我的人,终究会走向精神紊乱。镜子的另一面是,一个不被社会和他人认同的人,必然会导向深刻的自我怀疑。
无论是精神紊乱还是自我怀疑,都可能走向那同一个极端:自我毁灭。
所有自戕的悲剧,都与这两点有关。
无论一个人显得有多么的特立独行,从根本上来说,人终究是一种群居动物——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同与尊重,是写在人类的精神基因里的。
个体完美的状态当然是在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之间,取得某种精妙的平衡。但更多人,更多时刻,这两点总是处于失衡的状态。
一个享受工作和社交的职场女性,在成为母亲之后,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怀里嗷嗷待哺的小Baby,而是家庭和社会对其“做不了一个好妈妈”的忧虑和评价。
一个恐惧社交厌恶讨好的男人,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不可避免地会收到“你这样是不对的,你必须做出改变”的诚恳建议,你再享受独处的时光,也不得不练习假笑,端起酒杯,低头哈腰地出现在酒局之中。
这样的失衡可以无限地举例下去,这样的失衡几乎出现在每个人的每一天之中。
然而即便每个人都是失衡的,更多时候,人和人并不能互相理解。
从这个维度来讲,所谓的“偏见”未尝不是我们这些平庸凡人的某种自我保护,我们依靠偏见来获得某种心理上的平衡。有时候,对他人的偏见,甚至仅仅来自于对群体意识的刻意靠拢和下意识的巴结。
从政治隐喻来讲,黑人的南方之行,可以理解成,无论是尊严还是权利,都必须自己去争取。
但是对一个深陷精神沼泽而无法自拔的个体而言,最该明白的,其实是你永远不可能改变世人的偏见,每个人最终只能在自我认同和他人评价的这根钢丝上,小心翼翼地寻找平衡。
所以,每个人心里其实都有一部《绿皮书》,这本书里,写满的可不止偏见。还有无法与外人言说的对峙,和精神困境。
看完《绿皮书》,你再读卡夫卡写在《失踪者》的这句话,会别有一番滋味吧:
尽管人群拥挤,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孤独的。对世界和自己的评价不能正确地交错吻合。我们不是生活在被毁坏的世界里,而是生活在错乱的世界里。我们就像被遗弃的孩子,迷失在森林。当你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时,你知道我心里的悲伤吗?你知道你自己心里的悲伤吗?
所以,我知道,你也行走在一条精神的钢丝上,对吧?
这里是思维补丁,谢谢你的阅读。
【作者简介】
慧超,接客很贵的公关男一枚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End—
若觉可读,欢迎推荐给朋友,甚幸!
思维补丁只提供观点,不提供救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