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旧秩序何以崩塌?

这是思维补丁的第576篇文章
很喜欢的一首老歌。
头图基于CC0协议引用。
(一)
关于中美关系,当下满屏都是“新冷战”,乃至热核威慑的讨论,这一幕真是令人恍惚。
作为一个理性的乐观主义者,我个人认为中美关系远未到“至暗时刻”。建交41年,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早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层交融,完全的脱钩对谁也没有好处。当然事实摆在那里,短时间之内,中美关系回不去了。中美之间渡过了近20年的“蜜月期”,自贸易争端开始,短短2年时间,双方关系降温何以如此迅猛?大国博弈,原因当然是庞大而复杂的,从政治、体制、经济,乃至到宗教和意识形态问题,你都能发现其中的影响因子。抛开政治斗争和大选当前的权力博弈,我简单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主要从我熟悉的经济维度。就经济维度,我想“全球化视角”是一个观察中美关系绝佳的“横切面”。
全球化是我们口中的坚持改革开放,对美国人而言则是贸易自由。这几年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中国依然在坚持和深入改革开放,但自川普上台之后,美国则各种“退群”,从贸易自由主义转为贸易保护主义。这个强烈信号的背后,是一个有趣的转变:即美国人认为自己不再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或者说,很大一部分美国人认为,自己成了经济全球化之下的牺牲品,从而影响了美国政客的决策。川普上台前,贸易自由主义是美国的政治正确,贸易保护主义者根本抬不起头,谁反对全球化谁就是“亡美之心不死”。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实二战前的美国,一直走的是坚定的贸易保护主义。一战爆发前,美国的关税高达40%以上,林肯总统就是坚定的贸易保护主义者,他曾说过:“支持高关税,我从没变过。”因为那时全球制造业的中心是欧洲,贸易自由并不能让美国人从中获益,反而会大大打压自身的产业发展。但二战的特殊机遇,让美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尤其战后欧洲亚洲满目疮痍,美国成为了当时的“世界工厂”,这时的美国人,开始逐渐从贸易保护主义转向贸易自由主义。因为很简单,这时贸易自由主义最符合美国人的利益。美国可以将自己生产的商品卖给全世界,美国人当然要歇斯底里地呼吁全球开放,降低关税,削弱贸易保护。一直到中国改革开放,然后的故事大家就很熟悉了:如今“世界工厂”的帽子,当仁不让地要给到中国。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利己”是第一原则,“惠他”不知道要排到第几名。美国的对外原则其实一直没变过: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当规则协议符合自己利益最大化时坚持和捍卫规则,当规则协议不符合自己最大利益时,则修改规则,退出协议。所以经济维度,中美之争的深层根源就在于此:美国依然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只是相对而言,美国人认为自己似乎已经不是全球化最大的那个受益者。贸易保护主义由此抬头。(二)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美国则经历制造业加速离开的状况。虽然高精尖产业依然深植美国本土,但制造业尤其是中低端制造业的去美国化,让美国事实上陷入了某种程度上的“产业空心化”境地。当然,在全球化时代这不是什么事儿,全世界都抢着把商品卖给美国人。只要美国仍牢牢占据着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就不会失去。但问题是,随着中低端制造业的“去美国化进程”,大量的美国中低端产业就业人群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波及。由此,出现了大量失意的美国工人。典型如铁锈地带的美国制造业工人,汽车及其庞大的产业链迁出美国之后,很多美国人丧失了工作,一夜之间从标准的“中产阶层”滑落至需要领取政府救济金的社会底层。戴维·伊斯顿有言:政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分配。事实上,正是数量众多的美国失意工人,簇拥着川普走上了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他们寻求的不仅仅是曾经的美好,还有一种被强权呵护的安全感。
而对川普团队而言,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当然是那个最佳的“假想敌”,对华强硬于是变成了美国政客争取选票的“政治正确”。美国昏招迭出之际,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整个中国,你和我都是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完善的制造业链条,坚持开放就是国运昌隆的康庄大道。举个具体例子:美国制裁华为后,国内很多无脑网友喊出了“禁用苹果”的口号,就是不明白这背后的产业链竞争力逻辑:这是伤敌一千,自损999的昏招。况且诸如苹果这种在中国赚的盆满钵满的企业,历来是亲中团体,“禁用苹果”的呼吁完全是亲者痛仇者快的糊涂见识。如果你炒股,就会知道有个概念叫苹果产业链,里面包含数十家中国上市公司。
(部分苹果产业链上市公司)苹果绝大多数产品在中国本土生产,对中国而言,这不仅仅意味着税收和工作岗位,还意味一条顶级产业链的建立,这里面包含的,正是国家竞争力。你知道全世界有多少国家,有多少外国公司,虎视眈眈地盯着苹果产业链这块肥肉,日思夜想都想切进去吗?你以为全球顶级产业链的竞合博弈,跟你躺在合租房里拿着手机打嘴炮一样简单容易是吗?你知道切入苹果产业链,这中间中国公司需要经历多么残酷的竞标、谈判和产业创新与升级吗?你叼着键盘喷一句“禁用苹果”,可知,背后是数千家中国公司和数以百万计中国工人赖以谋生的生计问题?丢掉苹果产业链,意味着我们丢掉了一条全球顶级精密制造链条,再想补足,可比给几百万中国制造业工人重新找工作要难得多。我以前在公关公司的时候,公司管理层最注重的就是知名品牌的比稿竞标,有时候不赚钱都愿意干。因为竞标到一个知名品牌的好项目,不仅仅意味着能够给公司赚到钱,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显著提升公司业内声誉、迅猛提升员工的能力水平。事实上,对于真正有见识的老板,他往往更看重好项目带给公司的这些潜在价值。2018年,中国对美出口3.16万亿元,自美进口1.02万亿元,贸易顺差高达2.14万亿元,扩大14.7%。所以,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是:单就经济和贸易而言,美国是我们最大的客户之一,中美“硬脱钩”之下,中国的“痛感”要远远大于美国。而这个“痛感”不仅仅是宏观经济指标上几个百分点的损失,还意味着上百万家中国企业的生存,以及数千万乃至以亿计的中国同胞就业和吃饭问题。经济是一个庞杂而细微的精密系统,作为开放和全球化的受益者,我个人非常反感那些动辄抱着“玉石俱焚”想法的言论,成天鼓噪别人拿着炸药包喊“大不了一起死啊”,不仅显得自己精神不太正常,还很蠢:你真以为炸药爆炸的时候,自己能够毫发无损,继续岁月静好?(三)谈完经济,聊聊舆论生态问题,因为舆论往往也代表着民意。一个共识是: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总是充满警惕和排斥。这样的警惕和排斥如果得不到进一步接触和了解,就很容易转化为没来由的偏见和仇视。移动互联已进入算法时代,在这个所有巨头都拼命争抢用户注意力时间的时代下,“你要什么平台就给你什么”,于是用户就很容形成自我的“信息茧房”。一个每天刷“美国要崩溃,美国人真傻逼”的中国网民,眼中看到美国就是一只摇摇欲坠的“苍鹰”,他大概率还会产生美国不堪一击,所谓世界第一强国其实弱不禁风的错误幻觉。这件事当然反过来也一样,算法时代的“回音壁效应”不是中国独有,一个每天在Twitter上刷“中国病毒,中国人都愚昧疯狂嗜战嗜杀”的美国网友,眼中的中国当然是值得警惕和令人恐惧的。所以如果你上Twitter,能发现大量可笑、荒诞和毫无逻辑的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污蔑,这个我就不上图举例了,容易引发各位不适。而如果一些别有用心的“仇中人士”,将中国网络上众多针对美国和美国人的言论翻译一下展示给美国人……你觉得一个原本对中国持中立标签的美国网友,整日里天天看中国人民都是这么一副嗜战嗜杀的精神面貌,长此以往,他内心原本看待中国较为中立客观的天平,会不会倾斜呢?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已经知晓答案了。所以中美关系还会更糟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仅在两国决策者和精英阶层的利益纠缠中,还在铁锈地带失意的底层白人和中国普通网友的嬉笑怒骂间。中国没多少动辄喜欢玉石俱焚的战争狂魔,美国民众也不可能全都笃信川普和美国鹰派的那一套做法,但在很多人自我织就的“信息茧房”中,很多人却每天都在强化这样的恶劣印象。如今,很多人每天只端着一个手机,在屏幕的方寸之间,在算法谄媚的讨好和喂食中,却自以为窥见了整个世界的真实全貌。这是十分狭隘的,也在无形中加速了旧秩序的崩溃。其实,无论你是中国人还是美国籍,对待此间的任何事情,我们的基本共识应该是一致的:千万不要进入恶性循环,更不应该为此鼓掌欢呼。
这里是思维补丁,谢谢你的阅读。
【继续阅读】
我对央视3·15晚会,早就没什么期待了
牛市里,写给“新韭菜”的一些忠告
如果“强奸者”善用法律,马泮艳不得不承担抚养义务
一个资本和“小丑”都在狂欢的时代
那道“墙”越来越高了
【作者简介】
慧超,前媒体人、资深品牌公关顾问
作家,已出版《这个世界不欠你》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思维补丁】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End—
若觉可读,欢迎推荐给朋友,甚幸!
思维补丁只提供观点,不提供救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