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不知道的关心,其实一直都在

父亲的默爱
图源/网络

6月是高考月。
在高考话题频刷微博话题榜的同时,两部围绕学生、家长的电视剧《少年派》和《带着爸爸去留学》同期走红。
《带着爸爸去留学》中,孙红雷跑去校长家当园丁,给孩子陪读。这位望子成龙的父亲说,
“爸爸没能力为你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但是爸爸可以陪着你去会一会那些诱惑”。
而《少年派》则更加贴近高考——相比留学,这才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命运。
甚至有人看完剧,甚至喊出,“仿佛看到我妈”。
主角林妙妙一开学,就收到了老妈的高考倒计时。从科学到玄学,闫妮饰演的母亲王胜男全给孩子考虑到了,甚至定时如厕都成了影响高考的因变量。
说起孩子成绩,当妈的就更上心了。
王胜男抓着自家亲戚、精英中学的老师问:“妙妙这个成绩,再努力一下,能上985吗?那211呢?一本呢?”
家长虽然操心,但在孩子学习上,他们始终是个局外人。
他们越是“烦人”,内心其实越是焦急。只不过,孩子只听到了啰嗦的叮嘱,却不知道背后的关心。
最近另一部关于高考的短片,也把人看的鼻头有些发酸。
影片开始,一个刚高考完、在同学家打游戏的男孩,接通了父亲打来的电话。
父亲问他高考分数、填报志愿,他只是草率敷衍。
他还年轻,丝毫没意识到,家人是在关心自己的人生大事。
说完,便匆忙挂了电话。
电话另一头,是苍老的父亲,和一声茫然的“喂”。
电话挂断后,老两口继续吃饭。
老父亲心里揣着事,扒拉两口饭,放下碗筷,大步出门:
“找个明白人问问。”
他第一个找到的是寨里高考方面最明白的人,张老师。
不巧的是,张老师要一周后才回来。
张老师不在,坑了老父亲。接下来他找的“明白人”,一个比一个不明白。
他第二个找的,是开农场的老伙伴。
老伙伴也不明白,只说看了一本书,那本书在张老大那。
好在,张老大是熟人。
没费多大劲,老父亲就拿到了那本梦寐以求的神书,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不过书皮上赫然写着,2009。距今已过去10年了。
那一年的毕业生,如今孩子都能快幼升小了。
病急乱投医,老父亲满寨子地找“明白人”。
致力于带领全寨发家致富的村长,建议给孩子报旅游管理。
不过看起来,村长更像是想给自己找个实习生。
干餐饮的老板娘给老父亲端了碗面,建议孩子学会计,回来帮她收银。
但她这个小摊一共就四桌,来的还都是老乡亲,点一碗茶坐一天。
有钱雇大学生,不如花15买个计算器。
卖肉的建议孩子学畜牧。
这也不无道理,北大才子还有毕业卖肉的,直接专业报畜牧,没准还能在就业时和北大学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
最后,老父亲濒临崩溃。
路边缝衣的奶奶搭了句茬,建议学裁缝。
奶奶您说的没错。
咱家娃手巧。
寨子里的“明白人”们闻风而动,纷纷建议计算机、国际贸易、师范一堆热门专业。
谁不听自己的,谁就不是“明白人”。
无奈之下,老父亲只能挑灯夜读09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学校与专业,一横一竖,交织成一张大网,将身居村寨的年迈父亲网住。他知道,这张复杂的网中,藏着儿子的未来道路。
深夜漫漫,灯光温暖,照亮父亲藏在心底的爱。
其中辛苦他不会去和儿子倾诉,儿子也就永远不知道,千里之外尚有一份沉默的爱。
清早起来,儿子却已经回到寨子,还告诉他,志愿已经选好了。
前一天,儿子在手机上一搜,直接就选好了一个理想志愿。
老父亲高兴了,这个好,这个好,这个行!
父亲把沾到墨水的手,背在最后,再次将爱深埋,不让孩子发现。
那是属于父亲的默爱。
赵传有一句歌词,曾经很打动我的心:
当所有的人离开我的时候,你劝我要耐心等候;当所有的人靠紧我的时候,你要我安静从容。
或许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人会默默陪伴左右。
当你辉煌,ta不会逢迎,但当你困苦,ta始终陪伴。
ta不会故意出现在你面前,只在你需要时出现,哪怕你往往会忽视。
这个人不一定是父亲,也可能是爱人,是朋友,甚至是你的宠物。
又或者,是百度。
其实,那些你不知道的关心,其实一直都在。
影片中的男孩,是用百度,在一夜的归家途中就选好了专业。
在这里,也把这个方法告诉每一个需要填报志愿的考生:
首先,打开百度APP
然后搜索高考,就进入了高考加油智能小程序
紧接着就能看到“智能志愿”的入口
最后,只要再填入简单信息,就能一键筛出可选的志愿。
接下来的工作,
就是拉上关心你的人,分享你做人生决定的那一瞬间!
从此之后,请别忘记
那些默默陪伴你的人,心底都有一句话:
你的每一次选择,都有我的应援
评论区可以留言分享
人生中有哪个瞬间,你才知道,有个人在默默地对你好?
点击“阅读原文”,查收你的高考助攻神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