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的意思是什么?
一、冷战是什么意思?
冷战,顾名思义就是冷处理,一般是指相爱中的男女双方因为一些事情产生矛盾,可能是因为女生觉得男生对自己不好,男生觉得女生作,或者女生为了证明男生是不是喜欢自己,总之在经过争吵过后谁都不理对方,交给时间发酵,一般是男生会选择冷战,时间一般是几天到几个月,时间越久和好的概率就越低。
1、男生想要彼此冷静, 女生认为不爱我了
女生:分手吧,你不爱我了
男生 :我怎么不爱你了?
女生:你就是不爱我了
很多时候男生会觉得女生莫名其妙,无理取闹,其实这就是冷战前期的征兆,在和女生出现争吵之后不想着解决,而是选择冷处理,先让彼此冷静冷静,把之前争吵的事情独自消化消化,认为在经过时间发酵之后女生就不生气了就和好如初了。
但是在女生心里,男生没有在第一时间内哄自己就是不爱自己了不在乎自己了,感情的裂痕就此出现了。
2、男生问我们在冷战?女生说我们在冷战!
女生:我们分手吧
男生:别闹了
女生:我没在闹
男生的性格一般比较粗糙,心比较大,而女生则是细心的,这也就导致在处理一件问题上男生和女生观点的差异,比如在争吵当中,男生认为女生可能是在假装生气,就不要引起重视,做自己的事情去了,但是女生去一直在生气等着男生来道歉。
一般只有当女生哭了,男生才能察觉到,这时候男生还会问:“你怎么哭了?”女生就会觉得这个男生不在乎自己。
3、男生说她在胡闹,女生说他不理我我就不理她
男生:她就是胡闹,过几天就好了
女生:哼,他不理我,我也不理他
很多时候,冷战走向不可挽回的地步就是因为双方都在等对方说道歉,但是双方认为“谁主动谁就熟了”一直这么耗着。
然而在耗着的过程中,男生越来越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找女生,女生也渐渐对男生失望。
我们要明白,在恋情中冷战是对自己最爱的另一半最大的伤害,只要你肯主动一点,我想结局或许就不一样了。下面小编就教大家如何结束冷战。
二、结束冷战开口第一句话该怎么说
男生回复女生:
1、我做了你最爱吃的xxx,你要不要尝尝
2、前几天听你说过你喜欢这件衣服,我今天在路上刚好看见,给你买回来了
3、晚上一起去吃你最爱的火锅,好不好
4、我以为我想了很久,没想到就两天,我不想在等了,我想你了,亲爱的
5、我知道在这件事情上是我不好,我们没有好好沟通,我们可以好好聊聊吗
女生回复男生:
1、我决定不生你气了
2、你是不是丢了什么东西?别把我落下
3、你要在这样,我可就是别人的小宝贝了
4、你的衣服我给你洗了,臭死了
5、我想吃火锅了,你带我去
爱情没有一帆风顺,也没有什么天作之合,只有相互的谦让和理解,以及两颗彼此贴近的心。当你决定和你手边的那个人相守一生时,那就要把她的好坏喜怒哀乐全都接受,作为男人,千万不要把你的宝贝弄丢了。
什么是冷战?
一、国际上称呼的冷战,百度查询结果是:
“冷战,是二战结束后,因为政治体制不同而形成的两大政治力量的对峙。一个以美国为主以西欧为主体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北约组织、一个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华约国组织。”
二、生活中的冷战,指的是,在一起的两个人(男女朋友、夫妻双方、朋友之间、长辈和晚辈……)因某些事情或者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产生分歧、互不相容互不相让等抵触情绪,然后双方不能很好的交流或者故意不交流,形成对峙的一种状态。
冷战是什么意思
冷战(1945年至1990年)简单来说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之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这个词起源于1947年4月16日伯纳德·巴鲁克在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的一次演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了东、西两大集团。这两大集团由于政治信仰不同,而处在相互敌视状态。由于双方军事力量都非常强大,拥有几百万军队和数万核弹头,运用这些军事力量,就可以将地球彻底消灭好几次,所以谁都不敢动用军事力量来发动战争。但是,他们都想削弱对方直到搞垮对方,所以就动用除军事行为以外的一切手段。这包括:经济封锁、政治供给、颠覆破坏、军备竞赛等。虽然两大集团之间没有直接响起枪炮声,但是,实际上他们却处在一种战争状态。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将这种状态成为“冷战”,以区别动用真枪实弹的“热战”。
(网文)
情侣之间所说的冷战是什么意思啊?
情侣之间所说的冷战是指两人的友好亲密关系由于双方互不理睬或单方面的冷漠、爱理不理而进入的冷暴力状态。爱情、亲情、友情等感情的对峙状态。精神暴力的一种。 由于某一方的冷漠或轻视和另一方的耿耿于怀或双方闷闷不满、愤愤不平而互不理睬,由友好亲密转而疏远,致使单方或双方精神心理上受到伤害的冷暴力状态。 爱情、亲情、友情等感情的对峙状态。尤指情侣夫妻之间的冷暴力状态。
什么是冷战
冷战原指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各种敌对活动。现泛指国际上进行的不使用武器的斗争。有主要两个意思,分别是:
1、英语coldwar的意译:
两国或两个国家集团之间采用强权政治、经济压力、间谍活动或敌对性宣传等手段而进行斗争,常常进行破坏和排斥反对其国家,但不使用武力。美国政论家李普曼于1947年第一次使用此词。
2、因寒冷或害怕浑身突然发抖:
茅盾的《色盲》第五章中写道:“又象感了疟疾一般打起冷战来了。”老舍的《骆驼祥子》第十八章写道:“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峻青的《海啸》第三章十七:“申天锡打了一个冷战,酒意也吓消,直翻腾着眼睛。”
冷战 是什么意思
冷战(1945年至1990年)简单来说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冷战(英语: Cold War, 俄语: 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 1945年—1990年)简单来说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华沙公约组织)的成员国)之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这个词起源于1947年4月16日伯纳德·巴鲁克在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的一次演说。此外,1946年丘吉尔访问美国,在这次访问中他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间接表示冷战的开始。
这场全面的“东方对西方”的战争并未真正爆发,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双方都拥有大量的核子武器,一旦直接冲突可能导致全人类毁灭,因此双方都尽力避免发生全面的“热”战(请见相互保证毁灭),实际上只是在经济、哲学、文化、社会和政治立场方面产生严重对立:西方指责东方不民主、极权主义和共产专制,而东方则批评西方是中产阶级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东方国家指责西方国家“帝国主义”、“剥削劳工”,而西方国家则称东方国家为“极权铁幕”,企图将民主国家纳入极权专制的统治。
冷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开始,直到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为止。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争端是几个东西方国家发生区域冲突的例子,但是大多数时候只是双方代理人之间的冲突,在这些冲突中,主要强国只是通过资金和武器援助各自支持的国家或组织。这么做就减少了两大阵营冲突的紧张性。
美国与苏联竞争的一个主要领域就是科学技术,此外还包括了十分隐蔽的间谍战,和双方的政治宣传战。虽然双方的谍报系统经常采取秘密的暗杀行动,但是由于核武器的威慑,两阵营一直没有发生全面冲突。当然在当时,人们并不清楚,一个地区性的小规模冲突是否有可能引发核战争,有鉴于此,每一次的冲突都会引发人们极高的关注。这种紧张态势几乎像真正的战争那样改变了全世界所有人的生活。
德国可以算是冷战中最主要的争端焦点,特别是柏林。柏林墙很可能是冷战最生动的标志。这堵墙分隔了东柏林(属于东德)与西柏林(属于西德),使西柏林孤立于东德内。
西方世界对冷战的研究经历了3个阶段。在二战结束后10多年的时间内,很少有学者会挑战美国官方对冷战起因的看法:即双方关系的破裂是由于斯大林违反了雅尔塔共识、苏联企图主宰东欧,以及苏联的扩张主义。
但是之后很多历史学家提出了另一种观点:美国企图保障其在全球的贸易利益才是冷战最主要的起因。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美国的帝国主义野心如果不是最主要,至少也是与苏联的作为同等重要的导致冷战爆发的原因。简单而言,史学家对谁应该为二战期间结盟的美苏关系的破裂以及冷战是否是不可避免的这两个问题上产生分歧。后一种观点(即美国应该负责)在越南战争中达到顶峰,很多人开始认为,美国在道德层面上并不比苏联高多少。
在冷战后期,历史学家们开始寻求一种后修正主义的解答。到冷战结束后,这一派观点已经占了上风。这派历史学家并不认为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国应该为冷战负全责,而是归咎于双方的误解与反应,两方都应对冷战负责。后修正主义学者追随了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的看法,认为美国在欧洲的政策,如1947年对希腊的援助和马歇尔计划是必要的。
根据这种观点,“共产主义运动”并不是西欧困境的根源。相反,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全面战争,以及欧洲的社会结构才是其根源。而马歇尔计划重建了一个良好的欧洲经济体系,从而减少了极左势力在西欧的吸引力。对欧洲来说,经济援助结束了资金短缺,刺激了对战后重建的投资。对美国来说,该计划解决了生产过剩的问题,增加了美国对外出口。北约组织则将西欧国家纳入共同防御体系,从而避免了共产主义的扩张。后修正主义学派不认为共产主义具有扩张性,企图推翻“自由世界”,但是他们同时认为美国在欧洲的政策在确保欧洲的稳定方面是必要的,从而避免权力向苏联倾斜,最终危及到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
组织的成员国)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之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这个词起源于1947年4月16日伯纳德·巴鲁克在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的一次演说。
这场全面的“东方对西方”的战争并未真正爆发,两方都尽力避免发生一场全面的“热”战。双方实际上只是在经济、哲学、文化、社会和政治立场方面产生严重对立:西方指责东方不民主、极权主义和共产专制,而东方则批评西方是中产阶级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东方国家指责西方国家“剥削工人”,而西方国家则称东方国家为“邪恶帝国”,企图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到民主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社会主义革命、人民革命、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严重地冲击着殖民主义、资本主义体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统治集团,为了遏制、扑灭这些革命运动的发展,巩固资本主义体系,采用各种手段推行“冷战”政策。最先提出“冷战”术语的是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于1946年初在一次演说中提出来的。同年3月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访美时,在富尔顿发表的反共演说和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的国情咨文的有关内容,标志着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正式推行“冷战”政策。1947年 9月,美国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出版了“冷战”一书并连续发表了一系列鼓吹“冷战”的文章。从此起,“冷战”术语广为流行,“冷战”政策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统治集团,遏制、破坏社会主义,镇压人民革命的一种重要手段。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争端是几个东西方国家发生区域冲突的例子,但是大多数时候只是双方代理人之间的冲突,在这些冲突中,主要强国只是通过资金和武器援助各自支持的国家或组织。这么做就减少了两大阵营冲突的紧张性。
随后,美军把“冷战”作为一种战争类型列入野战条令。1962年版美军《作战纲要》,把战争分为三种类型,即“冷战”、“有限战争”、“全面战争”。给“冷战”所定的定义和原则是:“冷战包括除有限战争和全面战争以外的所有行动。敌对的国家或联盟可以用冷战来进行较量”,“不仅运用政治、经济和心理力量,而且还使用军事力量。军队在冷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直接地或间接地为实现国家目标做出贡献。为遏制他国使用武力,可以动员后备役部队或展开现役部队”。“冷战和有限战争之间的界限既不是明确的,也不是绝对的。因此,可能需要使用正规军队来进行实际上是战斗行动的冷战活动”。1968年版美军《统帅纲要》又补充规定,“稳定局势作战也包括在冷战中”。 这里说的“稳定局势作战”,就是在世界各地进行的镇压、扑灭各国人民革命运动的作战。在世界上,哪里有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它们的军队就派往哪里,进行镇压,或是对反动政府提供军援和作战支援,甚至进行核讹诈、核恫吓,大耍“世界宪兵”的把戏。此外,以美国为首的反动集团进行“冷战”的手段还包括:派遣“和平队”进行渗透;挑起事端进行颠覆活动;以“经援”、“军援”为诱饵,拉拢“朋友”,扩大势力范围;以签订集体防御条约的形式扩大军事同盟,美国先后与五十多个国家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在外国建立军事基地,派军队控制战略要地;以经济封锁、制裁等手段,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挑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瓦解社会主义体系;以文化入侵,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等等。尽管如此,并没有阻止世界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亚、非、拉和大洋洲,只有 38个独立国家,现在已发展到 140多个独立国家。
各国的军队很少卷入到冷战之中;这场战争主要是诸如美国中情局、英国军情六处、西德情报局、东德国家安全部和苏联的克格勃等情报机构之间展开的。世界主要强国从来不会直接卷入一场针对对方的军事冲突。
冷战中大部分的伤亡可能是由情报机构所采取的针对平民或军事目标的袭击造成的。间谍被派往东西两方阵营,或者在当地召募情报人员,甚至强迫加入。当间谍被发现时,他们不是被立即杀害,就是与对方所抓获的人质交换。间谍飞机和其他从事查勘任务的飞机一旦发现会被立即击落。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紧推行“冷战”政策,导致了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产生。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条约”组织(简称“北约”)于 1949年 4月 4日成立,继后,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于 1955年 5月14日成立。从此以后,“北约”集团 15个国家的军队近 600万兵力和“华约”集团 7个国家的军队 600万兵力,双方千万大军开始处于战略对峙状态。美国的 1626枚战略导弹和苏联的1910枚战略导弹,及双方数以万计的战役核导弹,相互瞄准着对方成员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目标,处于待机“按电钮”之势,进而导致军备竞赛,争夺核优势、航天优势的斗争愈演愈烈,国际形势日趋紧张。只是双方都害怕毁灭于世界上已掘有的130亿–160亿吨当量(相当于在广岛使用的 100万颗原子弹的威力)的核武器中,谁也未敢启动“核按钮”,发动核大战。苏联、“华约”于 1991年解体后,美、苏两大集团长达 40年的“冷战”才算告终。这种“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但是,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又企图制造反对中国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新的冷战。这是值得引起警惕和防备的。
今天很多的观察家认为,美国在冷战中的许多作为是违反其宪法以及国家理想的(例如未经国会授权而发动一场未经宣告的战争)。美国的政治或军事领导人则经常以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为由来开脱此类行为。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们认为,他们受到两个超级大国的凌辱。例如在阿富汗的反美主义主要来源于冷战中美国为阻遏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而采取的不当行为。
根据这种观点,“共产主义运动”并不是西欧困境的根源。相反,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全面战争,以及欧洲的社会结构才是其根源。而马歇尔计划重建了一个良好的欧洲经济体系,从而减少了极左势力在西欧的吸引力。对欧洲来说,经济援助结束了资金短缺,刺激了对战后重建的投资。对美国来说,该计划解决了生产过剩的问题,增加了美国对外出口。北约组织则将西欧国家纳入共同防御体系,从而避免了共产主义的扩张。后修正主义学派不认为共产主义具有扩张性,企图推翻“自由世界”,但是他们同时认为美国在欧洲的政策在确保欧洲的稳定方面是必要的,从而避免权力向苏联倾斜,最终危及到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